返回

寒门状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04.第904章 第九〇 谁说这是行贿?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鸿不清楚沈溪给那些文官和武将送了什么礼物,只知道沈溪准备了两天,木匣里面就算不是什么金银珠宝,也应该是好东西。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

    而来与宴的文官,却都觉得沈溪抠门,按照份量,木匣中不会放什么贵重之物,只有武将很热衷,因为他们都希望跟沈溪建功立业。

    各卫所将领现在对沈溪这位三省督抚很是推崇,没等回到府上,等出了督抚衙门所在大街,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木匣打开,里面的确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只有一封信。

    督抚大人亲自写的信,自然非同一般。

    武将们不敢怠慢,将信揣在怀里,回家仔细才知道沈溪准备给他们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与其说是督抚大人的私信,不如说是一份平倭的战策。

    沈溪在信中详细论述倭寇的来历大致数量和盘踞的地点,又分析了倭寇的人员架构和平定的难点,对倭寇所用劫掠手段叙述一番,提出具体的平定倭寇和海盗的策略,到最后,沈溪表示自己只是一名文官,对平倭有心无力,希望的将领能给他一份更为详尽的。

    信的末尾,沈溪表明,谁写得好,就征调谁与他一同东征平定倭寇,建功立业,解释他将以三省督抚的名义向朝廷举荐,请求陛下任命贤能。

    由于天下承平已久,大明武将十个有九个是世袭的,一辈子连个晋升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是得到皇帝的赏识。

    现在沈溪把一个很美的大蛋糕放在他们面前,把倭寇的详细情况告之,有本事自己去分蛋糕,得到战功,督抚会将其当成自己人,向朝廷举荐,如果没本事也怪不了沈溪没给机会。

    武将后,摩拳擦掌,仿若功劳已唾手可得。

    可惜这他们平日舞刀弄枪可以,对于兵法韬略却谈不上熟稔无他,用不上

    但功劳摆在面前,明知道力不能及也要硬着头皮顶上去,这可是亲近督抚的绝佳机会,开春后就要去打匪寇,而主要的对手就是倭寇。要是自己选不上,而被别人选上,先不说功劳飞了,就说这面子上叶挂不住,凭什么不如人

    武将这边,沈溪把他们建功立业的热情给点燃了,文官那边情况大致相仿。

    许多文官在回去的马车上便把木匣打开,他们首先个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黑乎乎的,差点儿以为是块石头直接扔了,掐了掐表皮,居然还掐出水来,重量也没石头那么沉。

    大多数人初次接触来自异域的作物愣住了这是什么鬼东西,新鲜的奇形人参亦或者是何首乌随后才发现木匣中还有一封信。

    将信打开,信一开始,是沈溪一些问候的话语,是对接到信的官员过往履历的叙述。

    大致意思是,阁下,本督抚已经注意你很久了,本督抚到任地方后,遇到许多不顺,你并未跟那些奸邪之辈一样给本官制造麻烦,本官感激之下准备予以重用,便调查你一些过往经历,发现你三岁死了爹,六岁娘也没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取进士,外放粤省为官,本官准备将你重点栽培,将来为朝廷举荐,可惜始终师出无名,本官不胜苦恼。

    里,这些官员心里难免想:

    你沈大人要不要用这么不靠谱的理由来煽情啊你连正眼都没瞧过我,就说要提拔重用,骗谁啊

    可到底心头还是有些期许,情不自禁继续,就算心里觉得别扭,也宁愿相信是真的。

    这次赴宴的文官,最低品阶也是正七品,也就是番禺县和南海县的知县,还有便是市舶提举司的从五品提举和从六品同提举,更多的则是来自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衙门的官员。

    毕竟除了两个衙门本身的属官,还有来自分巡道分守道兵备道和协堂道水利道屯田道管河道盐法道的官员,极为复杂。虽说两个衙门跟沈溪向来不对付,但跟沈溪正面交锋的始终是章元应和林廷选,下面的官员只是负责跑腿,跟沈溪没有正面冲突。

    接着读信。

    沈溪在信中写道,他奉旨到地方平定匪寇,文官帮不上太大的忙,但可以在钱粮调度上尽力辅佐

    对于这条,按察使司的人爱莫能助,不过布政使司知府衙门和两位知县大人则感觉不是什么大事,就算不能动用府库的粮食,也可以发动地方士绅来捐赠,可要说这个算是什么大功,他们自己都不信。

    沈溪信中又道,除了要平定盗匪,还得办一件皇帝亲自委命的大事,此事关系大明国运,涉及到千千万万百姓衣食饭饱。朝廷引进佛郎机国作物,据悉两种作物可以高产,一亩地可以产出粮食六七百斤,可惜种子稀少,栽培好的话,大明百姓人人有饭吃,国泰民安,到那时大明国力强盛,对外夷战无不胜

    儿,大多数文官都嗤之以鼻

    简直是胡说八道,吹牛吹到没边了,你怎么不说亩产一万斤我华夏地大物博,佛郎机人是番邦,哪里来的高产作物

    不过有些官员却皱起了眉头,他们门路很广,之前就听说一些事情,比如沈溪在驿馆后院栽种两种奇怪的东西,听驿馆的人说,才三四个月,那作物便已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