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壹秒記住 qu
人比人,气死人
皇帝也有羞恼的时候,为什么那是“别人家的孩子”
刘健每说一段,便让朱厚照接下面一段,随即问知否有默完朱厚照总显得迟钝,要等催促两三次后,才会将段落默写好,虽然大臣们没有看清楚朱厚照默写的具体情况,但料想结果不会太好。
旁边诸位东宫讲官的脸色已经不好看了,唯独沈溪,满意地点了点头。
等刘健把所有出的题目说完,朱厚照慢悠悠地放下笔,第一场考核就这么结束了此时朱厚照与沈溪交换了个眼神,熊孩子脸上露出些微令人难以察觉的狡猾笑容。
这是沈溪早前教给他的应试方略。
就算是对考试内容深悉于心,也不能高兴得手舞足蹈,让人以为考官出的题目不过于此正确的应对方式是要竭力表现得非常为难,至于如何表现,就是拿着笔,不时在那儿傻愣愣地作思考状,半晌之后再动笔作答。
朱厚照并不理解为何沈溪要让他如此做,沈溪的解释简单直白,你要想通过这次考核,就得这么做。
考试内容通常是由简到繁,刚开始的考察最是浅显,你前头答得越顺利,越会让你老爹以为你掌握得好,对你的期望值愈高,后面的考题,尤其是涉及到策问部分,直接给你出一些让你张大嘴连一个字都回答不上来的那种,你就等着吃瘪吧
相反,若是你开头就回答得甚为勉强,你老爹一看,我皇儿才学也就如此,给他出点简单的题目别让他出糗,凑合着对付过去就行了,那后面的考试内容自然就会简单许多。如此一来,若是你能回答正确的话,皇帝反而会有些小惊喜,对你的赏赐也会更多。
朱厚照就算有一点小聪明,也没到跟皇帝和大臣们玩脑子斗心眼儿的地步。
他想的是,只要考核顺利,就能跟沈溪出宫去玩,那沈溪说什么,他只要照做就行了。不就是在考场上装孙子吗小爷别的不会,演戏那是一等一的好,我就装作不会,看你们把我怎么着
演着演着,连朱厚照自己都快信以为真了,要不是后面加快了默写速度,恐怕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考核。
等第一场考试结束,张皇后那边已经紧张得把衣襟都快要攥破了,又赶紧趁着考试空暇给自己的丈夫使眼色
不行,不能再以这个节奏考下去了
在张皇后眼中,儿子肯定是有本事的,只是今天阵仗太大,让儿子不自觉怯场了,本来会的也忘了,要是再给儿子出难题,那儿子就要丢脸,连带着皇帝也会脸上无光。
第一场四书题考完,接下来就是五经题。
跟普通士子参加科举有本经不同,朱厚照作为太子,读书时都要有所涉猎。
第二场考官是李东阳,李东阳以谋划著称,但今天说浅白一点那就是站出来唱黑脸的,他可不管太子之前作答是否顺利,让他出来考,学习到了那个程度就得出相应的题,没有任何要给皇帝和太子留面子的意思。
本来这次考试只是考五经的背默,而且仅为简单的填字或者填词,想让太子一次将全都背下来有些困难,所以这种填空题最符合考察环境。
李东阳出的题,都有些冷僻,这下可真把朱厚照给难住了。
朱厚照心想:“不是说我第一场考的时候装孙子,第二场就会容易些吗为什么题目这么难啊尤其是这道题,这段的内容我都没背熟,让我默写,我上哪儿知道去”
等李东阳的题目出来,在场很多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就察觉不妙,这场考核别到最后沦为笑话吧。
你李公谋平日在朝堂上出谋划策大出风头也就罢了,为何要在此时为难太子让我们不好过,也是让你自己不好过
第二场考核继续进行,朱祐樘那边已经忍不住想要叫停了,他也感觉到,这场考核继续下去的意义不是很大,看起来自己儿子的确应付不了这种大场面,又或者说是学问尚未学到家。
不过这次考核是皇帝本人发起的,如果随随便便叫停,会令他颜面无光,所以朱佑樘只能期望这考核早点儿结束。
第二场考试终于结束,李东阳归位。
下一个出场的,是老奸巨猾的谢迁。
谢迁负责考第三场,第三场的考试内容是诸子学说,属于经、史、子、集中的“子”部。
谢迁一瞧,哟呵,太子这学的什么熊样连都没背全呢让我考他百家学说,这不是考核太子而是要小老儿的命啊
别等我一问他三不知,回头皇帝会斥责我,你这题目怎么考的,考试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太子答不出来吗
谢迁手里拿着之前已经准备好的写着题目的卷宗,心里暗自嘀咕,这些个东宫讲官怎么搞的,你没教会就别把教学进度列出来啊。
谢迁毕竟状元出身才学广博,手里拿着现成的题目,没打算不用但也没想全用,只截取其中一部分简单的题目,再临场编几个题目,如此就凑成第三场考题。
就算如此,谢迁心里依然揪心,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