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贾们核定价格,所以哪怕是权力最大,地位再高的人,也不敢表露不满,更别提做其他事情了。
原因很简单。
在程序上,主爵都尉的行为,几乎无可挑剔,完全遵守了汉室现行的一切律法。
又有平贾背书几乎无懈可击,连让人去喊与民争利的力气都没有
自然也有无数人想过各种办法。
譬如有人想走私,但是,汉军驻军,几乎是不间断在一切道路和进出长城的要道巡逻,使得任何走私行为,都可能被杀全家。
也有想过收买。
但是
这些人看着站在城门下,浅笑吟吟的对着商贾们作揖拱手的那个年轻的主爵都尉派驻在此的官员,都生出了无力感。
这个姓杨的年轻人,几乎就是一个油盐不进的家伙。
他每天都过着苦心僧一般的生活。
每日早晨起来,就已经在岗位上,每天夜幕降临时,则住进了参合城外的军营。
不管是谁,拿着谁的拜帖去见他。
他的旁边必定站着一位拿着纸笔,沉默不语的记载着言行的御史。
这几乎断绝任何人行贿和收买的可能性没有那个傻瓜敢当着御史的面行贿,那跟把自己的脑袋放到断台头差不多
前两年,这些御史和廷尉的官僚们,可是联手掀翻了整个齐鲁的官僚,上千颗人头落地,数以百计的官僚士绅家族灰飞烟灭。
这参合城外,就有着几十户被流放到此的可怜家庭。
并没有人愿意去城外种田。
但与这些商人不同。
杨可非常享受他现在的生活。
每天他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收的税,越来越多。
而这些税款,会成为他最好的政绩,帮助他爬到最高的巅峰。
小心的别了一下自己衣襟上佩戴的勋章,杨可无比自豪的挺起胸膛,这是天子钦赐的勋章,名为良吏勋章,只发放给廷尉、御史以及主爵都尉和绣衣卫中最出色的中低级官员。
获得此勋章的人,直接被登记到兰台的储备文档之中。
这储备,顾名思义,就是未来储君的大臣的意思,更是,最优先提拔的名单。
整个汉室官僚系统中,杨可所知,得此勋章者不过二十人。
作为帝国的二十分之一,杨可有着自己的骄傲和抱负。
他希望,自己能爬到越高越好。
而在汉室,一个寒门出身的人,想要爬上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政绩。
不管是杀人还是收税或者开疆拓土,有政绩就一定能升上去
“吾这个月已经收了五百万钱的税款了”杨可在心里盘算着。
五百万钱,相当于汉室关中一个大县一年的田税和贱更钱的总和,相当于去年汉室盐铁收入的五百分之一。
但这只是他一个月收的税款而已
这让他的心里面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但
这还不够
“还不够出色”杨可在心里想着:“我听说,马邑的同僚,已经收了六百万的税款了我不能被他抛下,一定要收更多税款”
而要多收税,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平贾们把商品价格提上去。
可是,这些平贾本身就是商人,而且是当地商人自己选出来的与官府交涉的代表。
想要他们提价,谈何容易
过去每一天与他们商议物价标准,都是跟打仗一样,分文必争
想到这里,杨可就牙咬咬的看了一眼站在城市市坊中的那些平贾们。
杨可此刻真希望天子不要给这些家伙太大权力
但现实就是,如今汉室的商品税收基准,是由官府和平贾们共同制定的。
前者依法制定税率,后者依法核定价格。
这是黄老学派主张的社会模式。
更是得到了天子批准的的支持和保护。
平律之中有一条,甚至专门指出:有司以平贾定其物之上、中、下之贾价,各用其为市平,勿拘它所。
意思就是市籍与商人的贸易商品,必须由平贾核定,然后作为指导价格。
更有律令指出:高于平贾价格,是故贵,低于平贾价格是过平。
无论故贵还是过平,倘若是民间交易,若无举报,则不过问,但若举报则必过问。
另外,官府必须严格遵守平贾的价格。
不然,就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这个政策和法律,让杨可感觉有些窒息。
但偏偏还没有任何办法。
这就是制度。
而且,他还不敢玩花样,原因很简单,如今的平贾制度,已经随着平律的执行,深入汉室的方方面面。
譬如说,修道路和水利。
参与工程的民间工人的薪水,由平贾来核定,然后官府支付。
假如官府拒绝支付,那这个百姓就自动视为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