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很清楚。他面临的敌人有多么强大。
他又不是瞎子,哪里不清楚,目前这事情背后,彰显的是什么样的力量
他是秦将。对这种力量再熟悉不过了。
当年,秦军大将,为了捞军功,什么事情没做过
说你有罪,你就有罪
吾奉王命。吊民伐罪,弃械投降,可保富贵
甚至多数时候,秦军连借口都懒得找,直接就先打上门来,你又能怎样
好在,如今的汉朝不是秦。
汉天子再怎么喜欢战争,喜欢扩张,也要讲脸面,讲吃相。
不会跟秦那样没节操。明明人家都跪下来了,还非要往死里揍。
而且
赵佗将视线投向北方。
哪里是他的故乡,有他的宗族先祖的坟墓。
礼曰:狐死正丘首。
楚辞曰: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
大凡诸夏之人,谁无落叶归根之念
他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距离当年追随任嚣,统帅征越大军,阔别家乡父老,辞别咸阳,也有数十年了。
多少个夜晚。他午夜梦回,梦到家乡的桃树开花,杨柳飘飘,总是忍不住流泪满面。长太息以掩涕。
此刻,赵佗的思乡之情,更是如盛夏的野草一般,疯狂生长。
“寡人走后,丞相当尽力辅佐世孙,治理国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赵佗握着吕嘉的手道:“这南越山河江山社稷,寡人尽托于丞相,望丞相念及数十载君臣之情,为寡人照看世孙及国家”
吕嘉听着,流泪满面,跪下来三叩首道:“陛下知遇之恩,臣终生不忘,臣虽非中国人,然已知,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陛下数十年来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陛下,禹皇在上,百越先人共证:臣吕嘉愿生生世世,为陛下照看南越社稷,虽百死而不悔,纵海枯石烂,亦不改初心,无论何人,若欲颠覆南越社稷,必先从臣尸体上跨过去”
看着吕嘉,赵佗沉默了一阵,然后道:“寡人得遇爱卿,寡人这辈子足矣”
然后,赵佗对左右侍从下令,道:“传令,起先王棺椁及诸将佐棺椁”
他看向北方,道:“寡人,要带他们回家”
七十年前,他与任嚣,率领士卒将校及移民五十万,奉始皇帝命令来此拓荒。
现在,当年的手足同袍,已经尽皆死去。
最后一个秦军的司马,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故去。
这些人的棺椁,赵佗都尽量按照他们的遗愿,通过种种渠道,送回了故里。
但还是有多达数百人的棺椁至今停放在陵园之中,没有归家之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赵佗低声用着秦腔,唱起了这首当年他们出征时高唱的军歌:“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他仿佛看到了咸阳正殿上,始皇帝的冠旒,无风自动,大秦的黑龙旗在迎风飘扬。
“朕命尔等,远服百越,拓土南疆”始皇帝的声音是那样的洪亮而自信,让所有听到的将校士卒,人人胸中生出孺慕之心。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他想起了当初的那个黄昏。
来自咸阳的使者带来了那个噩耗。
“始皇帝驾崩了”
大军缟素,士民落泪,对当时的征越大军来说,始皇帝驾崩仿佛天塌一样。
他想起了先都尉临终时,拉着他的手道:“陈胜作乱,国家倾覆,二世昏聩,不当为人主。项羽、刘季,天下英雄并起,我去之后,君身负这征越大军上下数十万士民身家性命之重,应当机立断,绝道断渠,阻中国兵乱。且番禹负山海之险,东西数千里,君自得之,或可为一州之主,甚或问鼎天下也未可知”
“修我甲兵”赵佗喃喃唱道:“与子偕行”
当日军歌嘹亮,如今已只剩下孤单一人
“是时候回家了”赵佗低声对着某个方向说道:“先都尉啊,黄图霸业,天下英雄,到头来,终归也不过是黄土一杯啊,先都尉当年,是否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了呢”
“可笑我至今才看穿呀”
“现在,赵佗要带你回家了”未完待续。
ps: 自我感觉,这一章还是写的不错的~~~~
当然,对赵佗这个人,有所美化。
但这正常,因为我本人喜欢这位开拓了两广,将华夏文明带去当地的先人。
在我看来,他的历史地位,应该跟姜太公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