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还会欠钱不还吗
接下来,好戏就上演了。
他们甚至连运去彭城这个步骤都省了。
直接将粮食交给少府,让少府去帮他们运粮。
反正,少府本身也要调粮去彭城的吧。
那些敖仓的粮食,蜀郡的粮食,都要过去。
那顺路,帮本君侯本官把粮食捎带过去吧。
相信,聪明的少府同僚以及大农诸曹,都不会拒绝一位列侯两千石伸出的友谊之手。
于是,这左手倒右手,一个铜板都没掏,轻轻松松就能入手上万石的盐铁。不是不想多搞一些,只是,这吃相太难看,可能要被人扇耳光,况且,吃的太多了,会犯众怒的,万一犯了众怒,遇上个二愣子,把事情捅出来。那还玩毛
许多心中这样想,嘴里说着大义凛然的话语,行动上更是迅速无比。
很快,不过半天功夫。整个少府和大农令,全部沦陷。
在如此多的大臣列侯们组成的游说团面前,少府和大农令的许多官僚,甚至还没弄明白对方想要的是什么膝盖就已经不由自主的软了下去,马上就跪舔。
有几个想要矜持矜持的。也马上就被各种威胁恫吓,吓的出了一身冷汗,立刻就闭嘴。
而剩下的,不肯同流合污的,本来就少。
而且,位置也不关键,他们发出的反对声音和质疑声音,几乎被无视了。
再怎么反对,也是无效
更何况,列侯大臣们。是带着大义来的。
反对的人,甚至还没开口,就已经被扣上一顶罔顾生民之艰难,为一己之私,而害万民的贼子的大帽子,然后无数的口水喷了过来。
这些反对声音,于是,立刻被淹没在了叹生民之多艰,悯其苦难的感慨声中。
第二天,少府与大农令衙门就联合宣布:在经过研究后。他们觉得,孟春之月,长安粮价太高了,有必要打压。
关中粮价应声而落。立刻就开始跳水。
上午直接跌到了五十钱一石。
到了下午收市之时,长安粮价的最新报价,已经变成了四十五钱。
只是
奇怪的是,虽然粮价一直在跌。
但许多兴冲冲的百姓,拿着各种粮袋和斗具,去各个粮店甚至衙门买粮。却都发现没有粮食了。
整个长安,所有大小粮店和官衙的粮食都已经售罄。
但除了那些确实急着要买粮回家下锅的百姓外,大多数的民众对此都是无所谓。
粮价一直在跌,而且不停跳水。
这是好事
今天就买不到就买不到呗
甚至坊间开始流传起了,少府决意将粮价打压到四十钱以下,让百姓都吃上便宜放心和优质的粮食
于是,观望的人就更多了。
大家都想着,等到粮价到了四十钱或者以下再买。
就是那些缺粮的人,也不急了。
他们回家以后,就跟街坊邻居还有亲戚借粮。
既然粮价肯定要跌,大家也都乐意借粮。
但是,无论大臣、列侯,还是百姓,都忘记了,现在,长安城里,还有着一双隐秘的眼睛,在盯着他们。
绣衣卫的报告,源源不断的传递进未央宫。
刘彻在粮价开始变化时,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事情。
等到晚上,刘彻彻底弄明白了事情的前后经过以及前因后果。
“这些家伙”刘彻拿着绣衣卫传回的各种报告哭笑不得。
在这个事情里,摩拳擦掌的列侯大臣们,根本就没提防,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个提防的意识。
绣衣卫,大家都知道,但是谁也不清楚,这个新生的特务机构,到底有多大威力。
他们也从未接触过,特务们的厉害。
在多数人心中,这个事情一不是谋反,二没有反对天子,三没有违法。
皇帝老子根本就管不着
就算知道了,又能怎样呢
不教而诛,这可是大忌
法无禁止即合法,况且,大家都占着大义的名头。
打着为民请命,造福父老,关心生民的旗号。
他们根本就不担心,会出现什么问题。
“只能说,你们真是太年轻了”刘彻将那些记录了列侯们商议、瓜分粮食的各种卷宗往地上一扔。
这个事情,刘彻明着,肯定是不能干涉的。
甚至还不能反对。
反对的话,就这民怨就要到他这个皇帝身上来了。
老百姓可不管这个事情里面有没有阴谋,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弊端。
他们只知道,在孟春之月的时节,青黄不接,所有人都要买粮度日。
粮价自然越低越好。
穿越前,是一个升斗小民的刘彻,太理解百姓的这种思维方式了。
在问题没有暴露前,他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