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八十三章 话匣子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在还没有快反部队的概念,也没有24小时投射的概念,北洋从北京出发,到长江的旁边,还是在铁路的支持下,都打了快一个月的时间,从包头到库伦更长。

    不是没人提出,阴谋论和早有准备,甚至是先做了再说,可是正面的舆论,让阴谋论没有多少市场,反倒是占据了宣传主体的西北,把解放蒙古跟西北的宣传攻势一起利用起来,除了本身影响的各大报纸之外,收音机这玩意,也开始在大城市出现了。

    因为无线电基站的关系,暂时只能够覆盖北方的12个重要城市和南方的7个城市,但是未来,伴随着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改进,覆盖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也会越来越密集。

    在北京,说书人的茶馆之中,多了这么一个大大的,被称之为话匣子的东西,在里面,不但定时定点的可以听到各个流派京剧的大师的作品,也可以听到一些传统的诸如相声,评戏,黄梅戏等地方戏曲,所占比例不高,很吸引人。

    大师的剧目,不是随随便便听到的,无论是去戏院,还是购买黑胶唱盘,总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的,现在这个话匣子,固定时间就可以听到,而且节目每日一变,也算是一个新奇的玩意。

    除了戏曲之外,还有新闻,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是一种夸张,可是他们坐在那里,就很正知道,比如,知道千里之外的上海下雨了,又流行了多少东西,甚至是哪个流派的大师在那里表演,但是更多的,却是国内外的时政新闻,这些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听众来说,不太吸引人,可是对于一些有心人而言,却是了解国内外的一个窗口,特别是确认了这些新闻都是真的,时效性大大的高于报馆之后,固定时间来茶馆听话匣子的人也多了起来,甚至不乏一些报馆里面的主笔。

    这个时代,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舆论,却只是限定于报刊,甚至对于强力人物来说,报纸这玩意,只是一个需要的东西,真的不理也没问题,君不见不少的北洋系军阀,从来都不考虑报馆上面报道,也就是闹大了之后封馆了事。

    报馆尚且如此,更何况方兴未艾的广播,西北的广播体系,远没有覆盖那么大的范围,收音机也是最普通的矿石收音机,笨重不说,价格还相对较高,不具备普及性。

    由杨元钊授意,精心准备的节目,包括了录制一些哲布尊丹巴的录音,前线的一些战报,还有蒙古的一些情况之类,甚至还有专家介绍蒙古跟中国的联系,总之,对足了国人们的胃口,除了一些老戏迷们,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蒙古,最少,蒙古对于国人们,不再是可有可无,是中国的一部分,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杨元钊也没有想着只是一个广播,就解决掉蒙古的一切问题,民族性和国家性,是通过漫长的岁月才形成的,就后世跟20世纪初,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别说是中国,就算是欧洲,也不太明显,打个比方说,如果在一战前,1900年左右,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并入到德意志帝国,除了少部分既得利益者会反对,底层的民众甚至会欢迎,德意志和奥匈,说白了,就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开始公认的领袖是继承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后来才转移到了逐步崛起的普鲁士身上,普法战争,德意志统一,才形成了后世意义上的德国。

    先打一个基础,然后在考虑其他的,这一点上杨元钊的耐心很足,做的也非常好,就反馈回来的消息来说,各地反应都很正面。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