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出门照顾着,断不会让他吃亏到哪.[,!]里去.就算吃亏了,也算是得个经验,是人总有要吃亏的一天,现在学会了应对,对将来未必不是好事."
见顾卿一口咬死了,李茂也不敢再劝,只得答应.
待李茂回了东园,把老太太的决定同方氏一说,方氏当场就哭了出来.
"那是我肚子里掉下来的肉,我从那么小养大,从未有一天敢轻忽,怎么现在说移走就移走,都不和我商量一声呢?"方氏双眼通红,"我教养的有哪里不对吗?谁看了我家铭儿不夸声好孩子?"
李茂从小就依从父母兄长惯了,母亲说是,他想想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就应了.
何况他当年也是□□岁的时候就搬去和兄长一起住了,兄长娶妻后才自己独住一院,儿子现在和侄子也是如此,倒是勾起了他不少回忆,对妻子的伤心有些不以为然.
但舔犊情深,李茂也不能说妻子就是错的,所以安慰她:
"无非就是从东园到西园,又不是搬走.以前铭儿在岳父家住着,也没见你这么心焦.老太太说的没错,现在府里人多,铭儿的书童小厮也渐渐大了,还放在东园不合适.以后铭儿的功课有我亲自过问,绝不会荒疏的."
方氏心中更苦了.
李茂天不亮就要去上朝,每天忙到日落后才回来,哪里还有时间看着孩子功课?这小孩再怎么勤奋,也是大人盯出来的,三天一放松,肯定就只顾玩去了.
尤其李锐那里名堂多,老太太也由着他性子,一下子是"三国杀",一下子那群国子监的学生又在西园的水池里弄什么"曲水流觞"之类的游戏,好好的一群书生,疯起来各个不成体统,一想到儿子也要在一起厮混,方氏哭的更大声了.
李茂安慰了半天,却见方氏越哭越厉害,心中的怜惜渐去,只剩一肚子闷气.
他如今在外面也是一言九鼎的"国公大人",处处都有人小心逢迎着,倒养的官威越来越大.他自认对妻子温柔体贴,也从不学同僚那般踏足那些烟花柳巷之地,可是回到家中,倒老是听她的埋怨.
他原本爱她温柔小意的性子,这几年来,温柔小意是没了,絮絮叨叨倒是变得特别多.
见方氏抽泣了半响还不收歇,李茂肚子里的闷气一下子爆了出来.他不耐烦地站起身,丢下一句"过几天我叫人来搬",就迈步出了卧房的门.
这一下,方氏倒是抬起了头,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摔了门帘子走了出去.
她想要去追,可是一屋子丫头婆子,她又放不下面子.
方氏看见下人头都不敢抬的样子,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热,越发悲从中来,觉得自己也不知是冲撞了哪路神明,一下子孩子要离开他,丈夫也给她甩脸,在外面名声又被传的那般难听,真是里外都不是人了.
刘嬷嬷见方氏哭的快要晕过去了,连忙吩咐两个婆子去院门外查探查探,又劝说方氏道:"既然太夫人和老爷都已经决定了的事,夫人何不高高兴兴地答应呢,反正都无法更改了.奴婢知道夫人舍不得铭少爷,但早搬晚搬都是要搬的,铭少爷本来就是小爷,不是姑娘,怎么能一直呆在您身边?若真觉得后院寂寞,等日后再生个姑娘,不就可以日日将她捧在手里,陪伴左右了吗?"
"还姑娘!老爷都不在房里呆了!"
"我的夫人啊,该服软时就服软啊.就算是平头百姓家里,也没有妻子一直哭不让丈夫说话的事儿啊!更何况老爷坐了一天班,本来就累,你也要体贴下国公老爷才是."
刘嬷嬷觉得方氏最近几年成了"国公夫人",气劲儿越发大了.今天这事,就算她看了都觉得是主子无理取闹,一点都不能说是老爷的不是.
堂堂国公府的嫡孙,怎么能当姑娘一般养,圈着不给出去呢?
没过一会儿,刘嬷嬷吩咐出去的婆子回来禀报,说是老爷宿在前面的书房里了,方氏这才松了一口气.
老爷那书房有许多家将盯着,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也不用丫头婆子.倒是不用担心那些心野的丫头做出什么恶心人的事儿来.
刘嬷嬷安慰了方氏半天,又提到年底事忙,夫人要养好身子才能好好理事等等劝说的话,这才让方氏渐渐回复了常态.
只是方氏心中难过,一夜无眠,委实难以度日.
就宿在前院的李铭,可不知道自己的爹娘为了自己搬家的事还闹了一场.
父亲身边的小厮过来传话时,李铭正准备上床休息,闻言在床上翻了三个跟头,高兴的连睡着了都在笑.
就知道和奶奶说烦心事一定没错!奶奶比那庙里的菩萨还管用,有求必应!
第二天一早,李铭就爬了起来,开始盘点自己哪些东西要带走,哪些东西不必带.
他的"三国杀",抄了一半的"三国演义",还有许多上次灯节买的小玩意儿,那是一定要带的.还有这个……那个……
这一整,足足整出几大箱来.
帮着整理的丫头们也高兴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