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自然提高许多。考题格式要求,体裁形式差别不大,但决定结果的永远是细节,是临场发挥。
咚咚咚!
三通鼓响,发放考题的时辰到了。当即有主考官打开密封的宗卷,取出里面的考题,然后交给考场执事,让他们发送到各间考舍的考生手上。
一刻钟后,陈三郎就拿到了考题,见四书题、五言八韵诗、经义四篇等,果然和乡试时的要求相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者何成?”
见到这一道题目,陈三郎心里马上仔细地思量起来。一边想,一边打开考场发放的文房四宝,笔墨之类,虽然属于制式物品,但做工精良,倒也趁手合用。
撸起袖子,开始磨墨,等砚台墨好,心中便打好了一篇腹稿,有了文章雏形。再闭着眼睛从头到尾推敲一遍,使其慢慢成型,去芜存菁,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
于是铺纸、提笔、醮墨……
一系列的动作行云流水般,熟悉得很,像是那些武者练了千万遍的架子招式,没有任何凝滞之处。
当纸张笔墨全部就位,吐一口气,一颗心平静如水。笔锋勾勒,就在白纸写下了第一个字。
一个“夫”字。
这也是陈三郎在今届会试上写下的第一个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