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材料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百章 知名人士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秦海望着左右为难的刘汉松,微微地笑了。,,.他知道刘汉松在想什么,也知道自己的这番举动让人生疑,但有些事,解释就是掩饰,索性还是留给对方去猜吧。

    打算设立一个留学贷款基金的想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海上一世的时候了。那时候他与一些海归学者们聊起赴美留学经历,海归学者们都说,如果当年有人愿意给他们提供贷款,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90年代初,国内外汇紧张,几乎所有出国留学的人都要面临打工挣钱的问题,都经历过一段非常艰苦的年代。而等到他们学成毕业,有些在国外留下来,混到了一定的位置,有些回到国内,更是被奉为权威,他们的经济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那时候想拿出一些钱来偿还贷款,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考虑到过去提供贷款的机构是雪中送炭,事后要求一些更高的回报,这些学者们也是能够接受的。

    当然,这种设想只能是事后的想象而已,90年代初,大多数的机构根本拿不出外汇来设置这样的贷款,偶尔有些暴发户也不会考虑这样做,因为谁都想不到日后中国经济会发展到何等繁荣的程度,谁敢把相当于当时国内职工几十倍年薪的钱贷给海外学子呢?

    阴差阳错的是,秦海居然成了一名穿越者,回到了这个时代,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先知先觉,淘到了第一桶金。这样一来,给留学生提供贷款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向刘汉松这样的人提供贷款,其实没什么风险。他们既然想在美国留下来,信用方面自然就会非常注意。如果这些人敢赖账。秦海有贷款合同在手,上法院打官司绝对是必胜无疑,所以不用担心出现赖账的情况。

    至于提供这种贷款的动机,则是多方面的。一来,秦海自己也是做学术出身,对于这些穷困潦倒的同行有一种天然的同情心。这自然是他愿意为刘汉松等人提供一些帮助的最主要的动机。

    除此之外,一家企业在海外建立留学贷款基金,绝对是一件能够轰动整个留学生群体的大事件,不管是享受到贷款帮助的人,还是没有享受这项帮助的人,都会对基金的设立者,也就是大秦集团产生良好的印象。秦海知道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潜在价值,在这样一个人群中树立起自己的公益形象,其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至于刘汉松说的未来不会回国服务的事情。秦海并不在意。刘汉松留在国外,也同样可能成为大秦集团的助力,更何况,像他这样的人现在只是因为贪恋国外的生活条件,而不想回国。等中国经济全面好转,国内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待遇不输于国外的时候,这些人估计也就呼朋引伴地回来了。新世纪的前十几年里,像这样回来的人并不在少数。

    这些想法。秦海是不会向刘汉松和盘托出的,也许未来会有一些留学生想到这一点。也会有mba案例大师之类将其归纳为一次成功的企业品牌营销,但这些话如果从秦海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作秀就必须作得认真,穿帮了就不好看了。

    刘汉松正在犹豫之间,一位30出头的女子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院子里坐了几个人,她愣了一下。对刘汉松问道:“汉松,来客人了?”

    “如芝,你回来了。”刘汉松赶紧起身,上前替她接过随身的小包。原来此人正是刘汉松的妻子田如芝,她刚刚从打工的餐厅回来。一身疲惫不堪。

    “田姐,是我。”许晓琪起身向田如芝打着招呼。

    “哦,是田老师吧。”秦海也站起身来,向田如芝招呼道,他从许晓琪那里知道田如芝过去在工业大学当过团委干部,也算是学校老师序列了。

    “你们好。”田如芝向众人点了点头,然后用探询的目光看着刘汉松,意思是让刘汉松替她解释一句,她就不留下来与客人们寒暄了。累了一天,她现在只想回屋倒到床上去,实在没有精力招呼这些客人。

    刘汉松却一把拉住了她,说道:“如芝,你如果不累的话,也在这里坐一会吧。”

    “有事吗?”田如芝问道,心里隐隐有些烦躁。

    刘汉松道:“如芝,这两位年轻人是从国内来的,他们的单位是一家大型企业,刚才这位小秦跟我谈了一件事情,我拿不定主意,想请你一起参谋一下。这件事情也许会改变咱们现在的生活条件,以后你就不用这样辛苦了。”

    “什么事情?”田如芝果然有了一些兴趣,她在刘汉松身边坐下,看看众人,又看看刘汉松,等着他们说话。

    “田老师,我们的考虑是这样的……”秦海把刚才向刘汉松说过的事情,又向田如芝描述了一遍。

    听完秦海的叙述,田如芝的想法与刘汉松相同,既有一些兴奋,又充满了疑虑。她看看秦海,问道:“你刚才说,你们公司叫什么名字?”

    “我们现在的公司是金塘化工材料集团公司。不过,到6月份,我们会成立一家更大的集团,名叫大秦集团。金塘材料公司将是大秦集团的一个子公司,我们下属的企业还包括安河青锋农机厂、浦江海杰科技公司、曲武陶瓷工业集团等等。”秦海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