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就是缺乏了最后一个境界吧……?”李小乐自嘲地摇着头,他其实有些像是冯晓刚,虽然征服了所有的普通观众,但是还是遇到了一个瓶颈,只能望着那些电影最顶尖的人物不断拿着奖杯,自己则眼巴巴的望着,不管怎么努力就是抓不到要领。
“那究竟什么才是艺术的境界?”李小乐干脆直接对费雷德问了出来。
“所谓艺术的境界……”费雷德眼神突然浮现出一种神往的神态,缓缓地道:
“就是超越,感官,故事,人物………电影的至高境界,再美的画面看多了都会让感官疲倦,再好的故事重复多了都会变得无聊,再经典的人物都会被时代的框架所局限……
而只有艺术~~~无论是过多少年,历经多少岁月,你回头再看,他依然是那么打动人心,依然是令人着迷不以~~所谓艺术,就是神的境界,无论你是绘画,音乐,乃至舞蹈,达到最高点,终究都是会进入个境界~~”
费雷德说道这里,目光望向了李小乐:“而电影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脱前面三个境界,拍出那个隐藏在所有这些表象之下,那个绚丽多姿,无以伦比的电影之神的面貌……”
“电影之神的面貌?”李小乐听着这个玄之又玄的词,却并没有觉得费雷德这番话有什么走火入魔了,因为他突然想到了是李安在第二次获得奥斯卡导演之后,说的那句话:“感谢电影之神。”
电影之神是谁?让如何能拍出他的面貌呢~~?李小乐突然感觉到他正在接近那个自己一直梦寐已久的东西……
费雷德望着他,说出了一段很老套,而却让此刻李小乐感到振聋发聩话:
“电影之神,就是现实生活,也就是人们每天睁开面对的命运~~
而生活真正的面貌,就是人们在面对真实生活中展现出的那些真理,不是你这个导演凭着自己的臆想与迎合人们心底需求的‘救猫咪’理论制造出来了,而是那些在人类社会中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些真理是爱情、荣誉、怜悯、自尊、同情与牺牲……所有这些美好而真实的感情~~~
除非你真的能拍出这些真理来,否则,你拍出来的不是爱,是**,你拍出的失败里,没有人失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你拍出的胜利也看不到任何希望,更糟糕的是,人们看不到里面悲悯与同情,甚至拍出来的悲伤里,容不下真正的伤痕~~~”
弗雷德最后深深地吸了口气道:“如果你的电影里缺乏真实的命运,那么无论演员演的再好,故事在感人,拍出来的不是心灵,而是一种内分泌~~~”
李小乐听着这番话,完全被镇住了,他在瞬间明白了费雷德评价他的话:“就是因为你对于成功的渴望,对于电影本身的目的性一直都过于强烈,所以,无论你过去拍什么电影,无论你多么拼命,技术多么好,你都拍不出最好的电影。”
是的,他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他的电影里一直都在前三个境界里打转,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就是电影中的神,一直按照着大众喜欢的“救猫咪”的理论,他认为导演应该超越电影本身,去控制它,调整它,让故事变得“完美无缺”,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观众的情绪,而从来没有描述过那些真正的“命运,生活。”
什么是命运?什么是生活?那就是当它真正降临时,无法以人们意识为转移,我们只能选择接受或去逃避,而不可能去彻底改变它……
二战中,辛德勒因为救不了所有的犹太人在车里哭泣,在时光流转中,阿甘无论做多少事情都无法挽救珍妮的命运,在泰坦尼克号缓缓沉没时,罗斯只能看着慢慢变得冰冷的杰克沉入海底……
因为当面对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命运,那些战争,疾病,车祸………人们从来都是渺小的,我们远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无力……
在真正的生活中,没有人是能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没有人是独一无二的上帝宠儿,没有人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是同样的渺小,我们能做的,往往是怎么更好的去面对他……鼓起勇气去面对他……
李小乐突然明白了,自己得不到奥斯卡,不是编剧不好,不是特效不好,更不是演员不好,而是他这个导演不够好,因为他电影里没有拍出“电影之神”,所以更别提展现电影之神的面貌了~~~
他现在就跟1993年之前的斯皮尔伯格的一样,可以拍出《大白鲨》,《侏罗纪公园》,《e·t》,《夺宝奇兵》,这些所谓受到观众欢迎,票房大卖的电影,感官效果,故事情节,人物表现都可以说是已达巅峰,也能拿到无数的技术奖项……但是因为影片里缺乏真实的命运,所以始终与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两项大奖绝缘。
1993年的《辛德勒名单》为什么是斯皮尔伯格的蜕变之作,因为他没有去冲着观众喜好,去掌控电影中的命运,而是拍出了“战争”的这个大命运真正的面貌,拍出了面对这种命运中,人们残酷,冷血,温情,救赎……
1995年的《阿甘正转》为什么能战胜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