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促使再苦再难的事都拼命干,获老师与同事们的认可。改革开放才获得新生,畸形的婚姻也无法维继。经济发展各方需人,使他有了用武之地。记叙中少有提到儿子,或许是有难言之隐。稍知他与前妻有太多的悲伤,却不在日记中倾述。应只是深藏于心,免伤及前妻及儿子。
她看到记叙的伤心处,忍不住泪涌难止鼻酸心绞。那些年家家大都难过,但父母健在如大树遮荫,再苦也是有依赖。人哪命运哪,真是雪霜双至。这日看到以下的记叙。
2002-8-9星期六天气雨晚上十一时半
前些天看了中央一台很晚时的新闻报导,有位老太太六十多年前南京被日本屠杀时逃难,与亲人走散也丢了约满周岁的儿子。流离辗转最后到了广西,在很偏僻的农村生活下来。先后结过三次婚都没有再生子,到八十七岁只是孤苦单吊(丈夫都早亡),幸有邻里相助得以生存。她越来越思念也许已不存在的儿子,相思之情被南宁一家报社得知。为圆老人家的心遂联系南京一家新闻单位,两个城市相继在报上予以登载。想不到奇迹竟然发生了,南京有市民说知道那儿子的一点消息。于是两家新闻记者努力,得到南京很多市民及有关部门的协助,在上海找到退休的儿子。他得知自己走失的母亲还活着,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经过媒体的帮助把老人送到上海,亲人们在一张发黄的照片上得以相认。儿子抱着母亲大声的痛哭,高龄的老人已是泣不成声,也许还以为是在梦里呢。
在那特定的历史时期,战乱再是颠沛流离。人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那里存有生还的希望。当与自己的亲人离别后,根本没有想到会有重见的可能。正因如此而时时的思念,常常在梦中去追寻与亲人重逢的喜悦。来打发对亲人的怀念,寄予和填补自己空虚的心灵。重逢的喜事在世上少见,长命是人生最后时刻的运气。
我的家庭虽没有处在那样的时候,却是经历了太多的伤痛。未成年时母亲就离我们而去,死亡的视觉是那样的陌生,母亲活生生的感觉已深深的嵌入脑海。一直都浮现着她的身影,觉得母亲会在那一天重现眼前。无时无刻都存在着这样的幻觉,也多次在梦里回到了虚境的幻觉中。可上穹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母亲啊,你在那里呀?但愿你如同远去为子女们觅食的飞鸟,经过千辛万苦的折磨寻来丰盛的晚餐,却被狂风暴雨无情的阻拦。焦急如焚的你等待着晴朗复至,好早日回到殷切期盼的儿女身边。但风暴就象山中方七日,世上越千年一样的遥远。母亲与我肉体不可分割的肤痛感,时时将我的心绞碎。儿女们能够等那么久吗?我们的寿命有那么长吗。能象方士情感君王思,蹈海赴蓬莱仙山,在虚无飘渺中寻得梦中的现实吗。
在我的脑海中曾经有过一幕恍忽的记忆,憔悴和瘦削的脸颊,长流泪而无声泣。干瘪得只能蠕动的嘴唇,偶而在微弱断续的声音中听到个别含糊的话语,,,,,,。当我还想日夜的陪伴着如同熟睡的身躯时,却只见雪白的床单、空空、寂静的病室,这一切不过才是梦。母亲在我的长忆中始终是年轻漂亮、充满活力,体肤的温暖在我身上久久不弃。又象多年前一样为我们的生活而奔波,在天涯、在海角、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我们一样的在等待着她疲惫的归来,,,,,,,,
2003-12-28星期日天气yīn中午12时
随着写作的展开,思绪向纵深追索。可情感的苦痛却象一个恶魔缠绕着我,当初恋的情丝被斩断后,情感的领域就一直是片空白。曾经自暴自弃想在晚年随便找个人过着算了,但那潜藏在脑海里很深的一颗心却没有死。当我在现实的生活中见到了这个活生生的、无法抺去的形象时,当那些情切至深的人和事命我心灵受到震撼时,那颗尘封已久差点要死亡的心又复活了。不能自持,也不能自拔。想用一种方式来寄托这种情感,随着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更勾起我思念的热情。我想用其它的爱好去冲淡它、忘记它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可是得来的更是无法释放的痛苦和烦恼。有言:
一世欲求梦矇梦梦梦梦
人生想续缘孽缘缘缘缘
如以上对联中所说吧,不甘心自己作这付对联中所应验的结局。可命运就是如此,无数的情结象一团乱麻,理也理不清,道也道不明。甚至不能啟齿,也不能对任何人明言,即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当自己被这个“恶魔”缠身以后,一切的艳丽都失弃了光彩,对那些没有了任何的欲望。我看到一个完美的、无可挑剔的、纯洁的、智慧的化身,虽然在别人的眼中会有某些缺点,可我都能理解并完全的接受。我已为此放弃了自己的尊严,甚至是耻辱,连付出生命对我来说已是毫不迟疑的事,一点小小的瑕疵又能算什么呢。
在《红楼梦》里看到臆念时曾经捉摸过它的含义,但只是矇眬的感性理解。初恋时只是自发的纯真和生理的性欲,没有任何的理想和追求。有《采桑子:》无忧曾在儿时节,何谓颠狂,不畏寻常。那瓣花浓那瓣香。谁摇帘影生寒露。回味西窗,细剪迷茫,化解春宵梦一场。回忆少儿时代的一幕幕场景,我们均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