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钓鱼这个玩意吧,说起来很简单,那些窍门啦、绝技啦,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问题就在这层窗户纸上了。说白了吧,要想钓上大鱼来,首先您得有充足的时间,其次您得有足够的耐心,这两点是缺一不可的,剩下才是钓技、钓饵和运气的问题,您一般玩手竿还是海竿?”洪涛就知道他不会相信,这位刘老板和其他刚刚接触钓鱼并且还没入门的新钓友一样,把钓鱼看成了一个非常神秘的活动,老觉得是自己的钓技、钓饵、钓具有问题。
处在这个阶段的钓友通常特别迷信高手和大师的诀窍,殊不知,世界上任何一位大师或者高手,他们总结出来的钓鱼经验通常都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水域。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鱼也一样,处于不同水域中的同一种鱼类,它们的摄食习惯往往由于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在北方的一些水域中,鲤鱼和鲫鱼就喜欢吃胡麻饼,因为这些地方盛产这种植物,它们从小就习惯了这个口味,你拿南方的菜籽饼过去钓,效果就很不好,这些鱼不光不会吃菜籽饼,还会特意躲避这种新鲜的玩意,这就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个道理,没见过的东西轻易不敢尝试,除非它饿极了。
所以钓鱼的技术和钓法,不是单独存在的,它要和你做钓的环境、鱼种、天气相配合,才能提高你的中鱼几率,也即是说,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改进。
另外像刘老板这种成功人士,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心理上更依赖其他成功人士的意见,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了这种思维惯性,他们总认为大渔具厂商、大鱼饵公司、大师所提供的意见就一定比水边上一个普通划船渔民提供的意见靠谱。
殊不知,往往就是这些水边生、水边长的普通人,他们世世代代总结出来的经验反而更适用,当然了,只是适用这一片水域或者这几片相同情况的水域,离开这些环境,他们那些经验有些就变成了错误和误导。
“我手竿海竿都有,一起玩,就是都玩得不怎么样。我有几个生意上的朋友,也喜欢钓鱼,手艺还不如我呢,我们经常一起玩。对了,有一次我在后海里钓过鱼,就是我在后海边上买房的那一次,我车里常年带着渔具,看见后海边上有几个人在钓鱼,还不收费。我也就坐那里钓一会,结果你猜怎么着?”刘老板说到这里,狠狠的喝了一大口酒,看来当时的情景对他刺激很深。
“钓了一堆麦穗吧!”洪涛都不用琢磨。后海那个地方,水面大,鱼又滑头,不是常年在哪里钓鱼的人。去一个白一个,除了小杂鱼,啥也钓不上来。
“嘿。让你说着了,当时我新买了一个就是你们达瓦的钓箱,心气也高,整整齐齐的弄好了,往哪里一坐,就开钓了。唉,说起来都丢人啊,钓了半个钟头,我楞是没调好漂,那个水底不知道有啥玩意,一会高一会低,好不容易找到一块稍微平整点的地方,结果这些小鱼啊,拽着我的钩子满水面的跑,漂都站不起来。”刘老板说到生动的地方,气得直捶大腿。
“可是我旁边那两位,就坐一个小水桶,玻璃钢的大笨杆子,连架杆都没有,就这么抱着,鲫鱼、鲤鱼一个劲的上。后来我舔着脸过去看了看,他们的鱼饵就是那么一小疙瘩鱼饲料,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用点酒泡小米打窝子,真tm邪了,然家就是上鱼。”
“您说的这个情况我百分之百相信,而且我还告诉您,您就是把全国冠军请来,也钓不过他们,你知道为什么吗?”洪涛听到这里笑了,这种情景在任何一个水域都很正常。
“为什么?”刘老板到现在还没搞清楚问题的关键。
“他们从小就长在后海边上,水里面什么地方有水草,什么地方有个大坑他们都门清,哪里的鱼都喜欢吃什么、上午喜欢在哪里待着、中午喜欢在哪里待着、晚上喜欢在哪里待着都在他们心里有张地图,您说您能钓过他们吗?不管您用多好的杆子、多贵的鱼饵,其实都是白搭,水里面的鱼不懂您的竿子是啥名牌,也不懂您用的鱼饵价值几何,它们只选择最安全,最对自己口味的东西吃,您说是这个道理吧?”洪涛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刘老板解释了一下。
“有道理,那这么说那些卖的鱼饵就没用了?”刘老板听明白了,可是新的迷惑又来了。
“也不能说没用,那些商品鱼饵只是统计了大部分鱼类的喜好,然后做出来的普遍性饵料,如果用到具体的某个水域,就得依靠钓鱼人来进行适当的调配,把不同种类的鱼饵调配成适合这个水域中鱼类口味的鱼饵,这就得靠经验了,这也是那些大师和高手比普通钓鱼人高明的地方,他们更善于总结经验。”
“看不出来啊,你这个年纪轻轻,理论上还一套一套的,不过光听你说可不能算啊,明天还得看你的实际作,对了,你也是拿过冠军的人了,对于我来说你就是大师了,你有啥窍门和秘方没?来来,教给你哥哥我几招。”刘老板说了半天,还是没脱俗,窍门和绝招依旧是他看重的重点。
“呵呵,等明天您就知道啦,我现在光说您也不信啊,咱爷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