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完美赘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7回:【合理避税】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百姓的心思,是最会斤斤计较的。

    当知道去服役是有去无回的时候,他们是让壮丁们逃跑出去。跑了要是被抓了那是无奈,但是跑掉了那就是自己的命好了。

    现在好了,有了一个有去有回的办法,他们就不得不考虑一下有利的办法了。

    新县令开出了饿了可以领粮的方案,是以前的县令从没有过的。

    现在的世道,税重,水涝,今天不知道保不保收,这家里的粮是越来越少了,今年是吃不到年底了,早晚家里得饿肚子。

    送个人去服役,而且还能有去有回,家里的温饱也有保障,这个办法明显是最好的!

    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了一个计较。

    第二天,新县令又出了一条新的政策。

    只有良民,才能到县衙领粮食,不交税不服役的家人,都非良民。

    服役的家庭领的口粮,包括服役的人口的一份。

    就是说家里有五口人,一个人去服役了,家里只剩下四口人,来领口粮的时候,可以领原本五人的份。

    这样一来,就可以有一份口粮留着存起来了。

    这个卖买好。

    所有的百姓在看到这一个政策出来后,没觉得是苛刻了。反而心里的算盘敲得响响的,天平向敖武这边倒了过来。

    而老汪这时候也散发出了消息,报名服役后,并不会马上被送去前线,而是先入教,学习两个月后,身体强壮了,才会出发去前线。

    这样一来,就是告诉百姓们,好不好。两个月后看效果再决定。

    到时候想要逃跑。还要看新县令的面子吗?

    少来了,在生存面前,新县令也就那么一回事。

    于是,陆续有人来报名了。

    几天时间。就有上百人来报名。

    老汪组织好人手。就让信徒带他们上学去入教学感应课。吸收灵气修炼。

    只要他们入了教,就不会不听从敖武的话,不会不去服役。

    当然。黄口一重天的实力,会造船而死,那也太可笑了。

    所以敖武对此还是很放心。

    交税和征兵两件大事都搞定了,敖武虽然尽着本职的责任,但是心里更向着百姓,不是杨广的帮凶。

    杨广定下的税,说实话,实在太重了,敖武想到了避税!

    当下的世道,百姓选择避税的办法,就是逃跑,离家出走,变成了户籍上没有人。

    而他们跑到了土地很多的大家族里面,给大家族种田,给大家族交租。

    这个租比朝廷的税要轻得多,百姓接受得起。

    大家族的土地多,有了人给他们种田,他们的财富就积累得多,他们当然高兴了。

    百姓避了税存活了,大家族得了工人高兴了,朝廷统计人口的户籍则是越来越少了。

    历史上出现过一个话题,唐朝再强盛,人口也没有隋朝的多。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百姓避税的问题。

    在隋初,杨坚文帝轻赋薄税,让百姓休生养息。

    这时候的税比大家族的租还要轻,于是大量的百姓离开了大家族,加入了户籍,所以这时候大部分的百姓都是被统计在户籍里面的。

    到了杨广时代,税重,战乱,使得百姓们又产生了避税的念头,于是又跑进了大家族里。到了唐朝时,政策没有隋朝那时候好,于是百姓惯性的没有离开大家族,使得唐朝统计人口的户籍的人数一直比隋朝的少。

    而唐朝的繁荣,也有着这样的黑户的功劳,他们为大家族创造了财富,使得他们有财力推进了唐朝的繁荣。

    在敖武看来,这样的避税方式太过于简单了。

    敖武的心里,已经生出了一些避税的新办法。

    在后世法律严谨的时候,都有合理避税的说法,在古代这个法律简单的时代,想避税还不容易不成?

    他叫来了老汪,把他的想法告诉了他。

    “给我找,找到法律的漏洞,然后我们带着全县的百姓避税。我记得有一条,和尚的田是不用交税的,而法律上是均田税,百姓把田赠给了少林寺里,这田就不用交税了,和尚再送救济的粮食给百姓,不就可以了吗?”

    老汪听了眼睛一亮,表示他马上找法津漏洞,一定会找出来的。

    梁父县的事情,已经搞定,敖武不想在这里闲着,一直听着秦皇墓的消息,他决定去秦皇墓里看一看。

    梁父县的县衙,交给老汪处理,他现在是县衙主薄,他精通人事,做事情有条有理,又被敖武拉去找法律漏洞,一下子把法律研究了个七七八八,倒成了一个法律精通人士。

    有他在,放心。

    泰山的事情就更不用自己担心了。

    于是他连收拾都不用,就向咸阳而去了。

    四天之后,敖武到达了咸阳,找了几天,就找到了丘道长他们的行踪。

    看到星婆婆,丘道长他们愁眉苦脸的,就知道他们是遇到困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