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根本就是他们不能拒绝的诱惑,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拒绝的诱惑。
无论是李二陛下还是那些反对的官员亦或是那些没有反对可是也不赞成的官员,这就好比当年秦始皇修建长城,世人皆认为这是过度耗费民力而造成大秦早早灭亡的原因之一,可是秦始皇那样雄才大略的人物如何会耗费这样巨大的民力而去做一些他认为没有用的事情?
事实上,修建长城之前,秦朝廷就对付匈奴的方法和策略召开了一次讨论的会议,召集了大量相关人员和专家参与了讨论,并且算了一笔经济账,最后的出来的结论是,依托长城防御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进攻比起单纯的人家来打再调集大军北上抗敌,要省下很多很多的钱粮,这才使得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
大秦之所以灭亡,乃是过度使用民力而不仁,人民无法生存,这才揭竿而起,要是说大秦对抗匈奴的战略,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了以法家思想治国,法家思想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国,却无法长久的治理国家,因为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保持战时状态。
如今苏宁也在大唐朝堂算了一笔经济账,这笔账单的结果显示付出十五万人的粮食,所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得多,接着,苏宁又阐述了对于大唐压榨突厥俘虏的劳力所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突厥俘虏对于大唐的怨恨,那不重要。恨就恨,大唐不怕你恨,只要管得住,恨不是问题,但是万一一个不好让他们挣脱了军队的监管,然后聚集起来大肆造反,那可就大事不好。
大唐的斯巴达克起义……不……造反!
所以苏宁就突厥俘虏的管理和工作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比如工作时间最多不超过九个时辰,好歹给他们六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睡觉,否则一点儿劲头都提不起来。早晚要累死或者造反。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长时间的压榨他们的劳动力,把他们彻底榨干之前,不能放任他们无故死去和逃亡。
还有伙食问题。一日三餐不能少。至于数量的问题就是堪堪能活下去。不至于饿死,却也没有多余的力气用来反抗,这需要掌握好一个度。至少要让他们能活的久一点,他们活得越久,大唐百姓就会得到越多的利益。
剩下的就是奖励和惩罚机制,这是很重要的,有利于从内部彻底的瓦解他们的凝聚力,从而造成他们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没有办法联合起来对抗大唐,反而会以大唐为依仗而依靠大唐,信任大唐!说到这里的时候,唐俭终于反应过来,提出了质疑:“这如何做得到?大唐驱使他们劳作而无休息,他们心中不怨恨大唐已属不可能,哪里还能信任大唐,依靠大唐?”
苏宁笑了笑说道:“这很容易,并不困难,这就需要惩罚和奖励机制,所谓一张一弛,持之有度,凡事都要有一个度,之前我等过度使用突厥俘虏的劳力,所以才造成了短短一年之内就死亡了一万四千俘虏的事情,这对于大唐而言是不利的,虽然把大唐百姓的粮食给他们吃我也非常不高兴,但是,若想要马跑得快,就要让马吃得好,这样,马才会心甘情愿的跑,并且不会对主人产生恶感。
当然给他们吃的好一些并不能改善某一些事情,那个时候,可就需要一些别的手段,比如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就是努力工作,所做的事情保质保量,比大多数俘虏都要好的俘虏,就可以得到奖励,比如,休息一日,可以洗个澡,睡上一天一夜,并且可以在这一天任意吃喝,当然吃的喝的都是他们原本有的分量,这就意味着做的越好吃的越多,而做的不好的就吃不到,乃至于只能吃到一点点东西,这样,就可以激励那些俘虏拼命干活儿,给他们一个盼头。
还有就是干的好的,持续很多天干得好的,就可以得到特别的奖励,那就是担任一个小队伍的小队长,大概十到二十个人左右的数量,给他带领,他可以指示这支队伍完成他们本身的劳动量之后,还可以把这个小队长的劳动量转移到这支队伍里面,也就是说小队长不仅仅吃的好喝的好,还可以不用干活!
当然,小队长就是极限了,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带领更多的人,这些小队长也是长期苦干之人,这一下子得到了好的生活条件会做什么?这就是俗话说的小人得志,再怎么厉害的勇士在大唐做久了工也会失去雄心壮志,只想过安逸的日子,而咱们就给了他们这个机会,这些小队长一定会作威作福,奴役手下的小队为他做事情,而他什么事情也不做,就可以享受二十个人的食物数量。
久而久之,小队里面的突厥人将不会把愤怒放在大唐的身上,而会把愤怒转移到这些同属于突厥人的小队长身上,到时候,他们就会是大唐的替死鬼,这些突厥俘虏只会憎恨这些小队长,而不会憎恨大唐,而大唐在这个时候还可以以主持公道的身份出现,抓住一两个,注意,不能多,最多一两个典型,不仅仅可以彰显大唐的威望和公平,让这些突厥人感受到大唐的公平美好和这些小队长的残暴不仁,两下里一对比,谁更好谁更不好就可以体现的出来。
这个时候这些突厥俘虏才会对大唐产生信任感乃至于感激,至于小队长必须一直存在,咱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