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才出口,刘氏就意识到自己走了嘴,怎么能承认卖三春的事,陈氏一定听到了风声,所以两个儿子联袂而来,两家一定有算计,来给她出难题。 .
不答应分给他们银子,一定会闹分地,不是一次半次的了,刘氏立即想明白了两个儿子的来意。
卖三春那些银子,对陶家这个大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如果拿来均分,她这个掌控局面的人岂不是白忙乎了,自己的小儿子、小女儿的婚事怎么能风光?
卖陈氏的女儿,陈氏一定不答应,刘氏立即有了主张。
“不是我生的孩子,我也没惦记得力,谁想花卖女儿的钱,就卖自己的亲生,惦记别人卖孩子哭瞎眼的钱,良心放在咯吱窝了?”刘氏面色冰冷牙关紧错,恨恨的声音满含鄙视。
从陈氏进陶家门,刘氏从没这样语气不屑鄙视过陈氏,开天辟地头一遭,陈氏真的受不了这样的窝囊气。
陈氏心里暗骂:刘氏贱人,以为别人都是聋子,不晓得你在这事上的手腕儿,没有刘氏的允许,别看谷氏狠戾,她也不敢做主卖掉三春,谷氏虽狠,却是个没章程的,假装孝顺,对刘氏说一不二,卖孙女聘女儿娶儿媳,都是刘氏的主使。
果真是个贱货,以前一说分地,就以死要挟。
陈氏家里也算书香门第,不敢明着违逆婆婆,心里却骂个翻江搅海。
陈氏也觉得她受够了,利益驱使,陶司空虽是刘氏的儿子,可他与陈氏却是一个利益集团。
整天劳作,养着弟兄侄男个女,他也是冤得很,忍了十几年,眼看着坐享其成的兄弟一家却要享受富贵,把他这个卖命的人却蹬在了一边,他们享乐他吃苦,何其的不公,人的天性使然,总是认为自己是那个吃亏的。
所以夫妻父子沆瀣一气,为眼前的利益拼搏一遭,总是自己占理,大不孝的罪名也糊不到自己身上。
只要求一个公正合理,老天爷都会帮他。
陶司空开口,语气低沉而决然:“娘,十几年,老二家的大大小小,全仗儿子辛苦劳作供养,如今他们要发财,我这有功之臣却要继续吃糠咽菜,这不公平,既然没有分家,伙里的收入都应该每家有份儿,不能光落下老三我们两家。”
“已经分了火,就是分了家。”刘氏就这样认为,你干活应该,谁让你不读书,刘氏对这个和人贩子生的儿子,总是有一种耻辱感,虽然是自己的亲骨肉,她总是不喜,她恨那个人贩子祸害了她,不然她一定会嫁入高门大户,这个儿子欠她的,他就得受她盘剥,为他老子赎罪。
让这个儿子为她劳作,她也觉得出了一口气,不过陶司空可不知道内幕,哪知道这里的爹不是亲生。
“不读书就该伺候哥弟兄?只是分了点儿粮食各起各火也叫分家?”一年到头劳作,只赚些口粮,大头儿都把在刘氏手里,零花钱儿没有一个,若不是妻子的嫁妆多,聘闺女娶媳妇也没有指望。
听说了老二要进几十两银子,他真红眼了,老二家的孩子可都是吃他种的粮长大的,卖女儿的钱独霸,怎让他不气愤,夫妻一拍即合,为了自己最大的利益,豁出去了。
陶司空表达了对自己吃亏的不满,刘氏的心好怒,谁欠谁的?大儿子欠她的多了,生命都是她给的,自己留点儿粮食,花个富裕钱,他竞这般地不满,不由得眼里的寒光乍现:逆子,真是个逆子,自己为了他,委屈下嫁陶渊民,自己的苦何处去诉。
恨不能斥骂陶司空丧良心,控诉自己为他受的委屈,可是这些话她怎能公之于众,这是她藏了许久的秘密。
刘氏气得脸刷白,有苦说不出。
“我们都老了,也挣不来银钱,多了点儿粮食卖个油盐酱醋钱,既然你说不算分家,你们爷俩农闲时到镇上赚的钱怎么没有交到公里?你们反来惦记别人的钱,你们的良心给狗吃了。”刘氏这口气憋不下,立马儿就要翻脸。
陈氏憋屈半天,气陶司空的话赶不上劲儿,赶紧接茬儿:“婆婆,话可不能那么说,地是我们种的,一分的辛苦钱儿也捞不到,他们吃的是现成的,做工挣钱是我们辛苦,别人可没有出过力,凭什么交到公里?”陈氏的眼睛斜睨着刘氏,几分的鄙视,几分的厌恶,几分的傲气。
刘氏气得火冒三丈:你们、他们、分得这样清,儿子可是她生的,陈氏把她母子择了个清,自己的儿子成了她的一伙儿,把她这个娘踹出十万八千里,大逆不道,纯牌儿的贱人,想到此气得她竟然骂出了口:“贱人!你真个无耻,想抢走我的儿子,陶家要一纸休书休了你。”
陈氏自恃清高,刘氏可是初次骂她贱人,她怎么受得了,当即气得头晕,回击的话冲口而出:“谁是贱人自己明镜儿似的,带着肚子进陶家的门儿,还装什么贞节女!”
这话一出,可算捅了马蜂窝,刘氏疯一样窜到陈氏身边,举起了手就打向陈氏,陈氏没料到刘氏会打人,狠狠地挨了一巴掌。
“你这个贱人,你看到谁带肚子嫁到陶家?你侮辱陶氏门楣,逃不过七出之条,你就等着被休!”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