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餐,回到小区屋里,飞燕和局长一起洗了个鸳鸯澡,面对这优美的胴体,局长又有了巨大反应,飞燕爱怜地摩挲了局长的一会,以深表同情的语气说道:“,对不起了,忍忍吧,今天是星期一,小妹妹要跟姐上班去了,你们星期三见吧。”
李成武也知道,一旦战斗打响,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要真这样上班就迟到了,自己是局长,单位的一把手,没人敢记自己迟到早退,飞燕可没有这个待遇,何况她还要到东江路拆迁办去上班呢。算了,昨晚也掏空得够厉害了,别刚恢复一些元气又放了,要是战斗打响,败下阵来丢脸是小事,要是弄到自己虚脱进医院那丑就丢大了。
李成武开着奥迪A4直接把范飞燕送到东江路拆迁办,拆迁办办公室设在顺达印刷厂外围的门面里,这些门面的收入曾经让这个曾经的国营印刷厂过上了10年的好日子,东江路的拆迁和改造都由甘市房管局作,市区有关部门配合。
东江路位于甘市老城区东北部,在东江左岸古城墙内侧,东南至东江大桥拱桥下与东郊路相接,东江大桥未建之前,该处是城墙东大门,又称百胜门。东江路西北与中山路、大公路相会,中通夜光山、荷包塘等巷。车行道宽13米,两边人行道各宽3米,临江长度约达650米。
飞燕下了车,站在车旁向古街左右望去,古城老街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精衰体损。沿街除了顺达印刷厂和它旁边的两个曾经的国营厂如今的私企厂房较好外,所见到的多是破屋断垣,砖瓦不全,几家店铺,冷清萧条。民国建筑风格的骑楼的石灰立面在长年风雨的侵蚀下越发斑驳,大部分骑楼的建筑主体已残缺不全。那些东江路老人们,守着不再修饰的老门店,静静地倚在躺椅上,抽着烟,尽管面前小木桌上的茶杯升腾着热气。但往昔的辉煌,如同那支香烟一样,青雾袅袅升空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飞燕还小,十岁左右,爸妈时常带她来这里。爸爸一边欣赏店铺里的东西一边告诉飞燕,河东农民从建春门浮桥进城,东江水运发达,码头颇多,所以建春门附近成为甘城的商业中心,因东江路离建春门很近,东江路自然也就成为商业重地,东江路的鼎盛时期是在民国时期,沿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中转,东奔西走的商客在这里打尖。
解放初,这里也热闹非凡,有茶馆、旅店、眼科伤科诊所、杂货、日用品、饭馆、手工业和其他店铺等。手工业都是自产自销,大多数是祖传下来,都有一手绝活,不外传。东江路黄家百年石刻老店,手艺精湛,远近闻名。
随着城市商业中心迁至文明路一带,东江路商业冷落下来。老街繁华不再,街上众多店铺,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迁移、或改行、或歇业,几乎无存。直到1986年以后,个体经营容易了,这里逐渐有了一些店铺,有本地的居民做些小生意,更多的店主来自周边县市,租下一个店面就开始营生。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宇都人开的布匹店,各种各样的花色绚丽了满街少女的眸子,掏空了她们的口袋。后来,店铺多起来了,东江路成了甘南最大的百货批发市场,一时商贾云集,车水马龙。
“那个时候多热闹啊!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中转,东奔西走的商客在这里打尖,从早上8时开张,到晚上10时打烊,摩肩接踵,川流不息。”飞燕和局长站在街边,看着冷清萧条的东江路回忆道。
“是啊,96年市政府在东门外建起了贸易大市埸,宇都农民也自发筹资526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6.8万多平方米的龙都批发大市场,经营五金家电、鞋类、百货、纺织品等,那里交通方便,店面设施好,云集了大批批发商,这里的批发商都搬去了,这里就彻底冷落下来,老街就这样慢慢退出了历史的中心舞台。”李成武也感叹道,他可是看着这条街长大的。
李成武接着说:“我热爱这条路,我的童年到青年都在她怀胞里长大。东江路这一带没有达官贵人,生活着一群商人、小贩和手工业者,平民一族,民风淳朴,大家生活得平和快乐,大多数老板,在茶馆里喝的都是几角钱的河水清茶,不打牌参赌,各人说说见闻,瞎掰,下象棋,非常快乐。大家祖辈在此,相互熟悉,感情深厚。谁家有红白喜事,大家都会争着向前。谁家的孩子不本分,大家会出来教导;夫妻吵架,邻居都来劝阻;有人生病,街坊看望,亲如一家。为了显露城墙的雄姿,中山路墙下房屋拆迁时,东江路也要拆成半边街,半数居民只能搬迁,祖祖辈辈住在东江路的居民,搬迁分别时居民相抱痛哭的情景,老邻居看见我拉着我手都说舍不得,那情景我可是记忆犹新啊。”
拆迁办主任看见局长和飞燕来了,急忙迎出来,听见他俩在大发议论,也不由感叹道:“局长,曾经这里多繁荣啊,走在这条沿街二层建筑上下贯通的骑楼街。骑楼就像一把永远撑开的大伞,每当春雨绵绵或大雨磅礴时,或烈日炎炎的夏日,它为顾客和行人遮阳挡雨。店铺内夏天清凉、冷天避风,骑楼街的设计真不错,而且各家木楼各有特色。组成了各式各样骑楼,构成了一条风景线,使游人忘返。如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