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帝,讳从厚,小字菩萨奴,明宗第三子也。母昭懿皇后夏氏,以天祐十一
年岁在甲戌,十一月二十八日庚申,生帝于晋阳旧第。帝髫龀好读《春秋》,略
通大义,貌类明宗,尤钟爱。
天成元年,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二年四月,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
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十一月,加检校太傅。三年三月,授汴州节度使。四年,
移镇河东。长兴元年,改授镇州节度使,寻封宋王。二年,加检校太尉、兼侍中,
移镇邺都。三年,加中书令。秦王从荣,帝同母兄也,以帝有德望,深所猜忌。
帝在邺宫,恒忧其祸,然善于承顺,竟免闲隙。
四年十一月二十日,秦王诛。翼日,明宗遣宣徽使孟汉琼驰驿召帝,二十六
日,明宗崩,二十九日,帝至自邺。十二月癸卯朔,发丧于西宫,帝于柩前即位。
丁未,群臣上表请听政,表再上,诏允。己酉,中外将士给赐有差。庚戌,帝縗
服见群臣于广寿门之东庑下,宰臣冯道进曰:“陛下久居哀毁,臣等咸愿一睹圣
颜。”朱宏昭前举帽,群臣再拜而退。御光政楼存问军民。辛亥,赐司衣王氏死,
坐秦王事也。癸丑,以前镇州节度使、泾王从敏权知河南府事,寻以卢质代之。
乙卯,赐司仪康氏死,事连王氏也。丙辰,以天雄军节度判官唐汭为谏议大夫,
掌书记赵彖为起居郎,元从都押衙宋令询为磁州刺史。丁巳,以左仆射、平章事
冯道为山陵使,户部尚书韩彦惲为副,中书舍人王延为判官,礼部尚书王权为礼
仪使,兵部尚书李铃为卤簿使,御史中丞龙敏为仪仗使,右仆射、权知河南府卢
质为桥道顿递使。庚申,以前相州刺史郝琼为右骁卫大将军,充宣徽北院使;以
光禄卿、充三司副使王玫为三司使。癸亥,故检校太尉、右卫上将军、充三司使
孙岳赠太尉、齐国公。丁卯,帝释縗服,群臣三上表,请复常膳,御正殿,从之。
辛未,帝御中兴殿,群臣列位,冯道升阶进酒。帝曰:“比于此物无爱,除宾友
之会,不近樽斝。况在沉痛之中,安事饮啖!”命彻之。
应顺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帝御广寿殿视朝,百僚诣阁门奉慰。时议者云,月
首以朝服临,不视朝可也。乙亥,契丹遣使朝贡。(《辽史·太宗纪》:天显九
年闰月戊午,唐遣使来告哀,即日遣使祭吊。)丁丑,以太常卿崔居俭为秘书监,
以前蔡州刺史张继祚为左武卫上将军,充山陵桥道顿递副使。戊寅,御明堂殿,
仗卫如仪,宫悬乐作,群臣朝服就位,宣制大赦天下,改长兴五年为应顺元年。
时议者以梓宫在殡,宫县乐作,非礼也,悬而不作可也。回鹘可汗仁美遣使贡方
物,故可汗仁裕进遗留马。是日,命中使三十五人以先帝鞍马衣带分赐藩位。
庚辰,宰臣冯道加司空,李愚加右仆射,刘煦加吏部尚书,余并如故。壬午,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河阳节度使康义诚加检校太尉、兼侍中,判六军诸卫
事。甲申,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宁国军节度使安彦威为河中节度使;以侍卫步
军都指挥使、忠正军节度使张从宾为泾州节度使,并加检校太傅;以捧圣左右厢
都指挥使、钦州刺史朱洪实为宁国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以严卫左右厢都指挥使、岩州刺史皇甫遇为中正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充侍卫步
军都指挥使。戊子,枢密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朱宏昭,枢密使、检校太尉、
同中书门下二品冯赟并加兼中书令。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大同彰国振武威塞
等军蕃汉马步总管石敬瑭加兼中书令;幽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赵德钧
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枢密使冯赟表坚让中书令,制改兼侍中,封邠国公。庚
寅,凤翔节度使、潞王从珂加兼侍中;青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房知温
加检校太师。辛卯,以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右丞李怿为工部尚书,以秘书监卢文
纪为太常卿,充山陵礼仪使。壬辰,荆南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高从诲封
南平王;湖南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马希范封楚王。甲午,两浙节度使、
检校太师、守中书令、吴王钱元瓘进封吴越王;前洺州团练使皇甫立加检校太保,
充鄜州节度使;前彰义军节度使康福加检校太傅,充邠州节度使;剑南东、西两
川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蜀王孟知祥加检校太师。制下,知祥辞不受命。
丙申,镇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范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