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风后演练具茨山
黃王走后,国相风后就把具茨山和姬水河的自然山作为有熊国的戎马基地来建设。
这具茨山是当年炎帝神农为爱妃建行宫,览山景,生长子的圣地,所以也叫始祖山。它属于伏牛山的余脉,自荟萃山起首,东西走向,绵延八十余里,山系平均高一百五十丈以上,最高峰高约三百二十丈,主要的山峰有:荟萃山、寨山、函岭山、观北岭、青龙山、耧铧山、石牛山、老山坪等。整个山区地貌独特,地質复杂,山势陡峻,势如蟠龙,沟壑纵橫,峪顶相间,悬崖峭壁,直插云霄,怪石林立,险峰突兀。奇峰怪石,如人如兽,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气势壮观;山顶云烟笼罩,朦朦胧胧,登临众峰,呼气吹天,山中林木茂盛,花卉绿树,交相辉映,刺槐遍佈、松柏成荫、榴园似火、芳草茵茵,古树參天,傲然挺立、隨处可见,生机盎然,风光秀丽。
山里水源丰富,岩缝渗出汩汩山泉,涧中淌出涓涓小溪,溪流潺潺,山泉密佈,水流不断,清澈甘甜。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入山游览,引人神驰。山北坡有黑龙潭,泉水自岩缝喷涌而出,潭深九丈,南坡有白龙潭,池深四丈五尺,相传曾有黑白兩条龙在这两个潭中出现,为人间行云播雨。姬水就分別从这白龙潭和黑龙潭流出,碧水长流,向东潺潺流去,到达申河的时候,一细一粗,一秀一壮,兩源在这里相会,汇成了浩浩荡荡的姬水河。
而姬水河沿岸的自然山,绵延四十余里,山並不高,只有十几丈,举步可登。四周无山,甚是孤零,但三石鼎立,四峰交错,奇峰奇石,奇秀无比;山上草木丛生,虫声悠扬,山下清泉竞流,鱼戏虾舞。
风后和力牧奉黃王之命,带非领全军退归具茨山后,首先按山势,在具茨山上建筑了城堡。风后选择主峰山顶的开阔地带,建了兩处城堡,每处城堡三面均是悬崖,一面用山石垒砌城墙,非常坚固耐用,在城墙上筑有近兩丈高的石砌山门,山门下有一条小道进出,形势十分险要,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城堡內盖了2000多间房屋,墙壁都是用石头砌成。这些房屋相距很近,排列得十分规整,间隔相同,大小一样,中间还有狹窄的街道和胡同。此外,在主峰周围的五个山头上,也建了七个这样的城堡,其中六个城堡围绕着一个主城堡佈局,总共有500多座、1000多间石屋,这些房屋相距也很近,排列得也十分规整,间隔也相同,大小也一样,中间也有狹窄的街道和胡同。每一处城堡的石屋之外均筑有外城墙和內城墙,这兩道城墙把五座山头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严密封闭的山寨。这整个具茨山的九个城堡足夠一万人居住。
其次,风后在山顶最高处也是最平坦处,建造了格外宽大的石屋作为军政首脑的会议大厅。同时筑了大型祭坛,造了一个类似碾盘的日晷,上面刻滿了神秘的符号。
为了解决全军的粮食供给问題,风后组织军士依山势垒起了一块一块平整的梯田,错落有致地罗列在山间。这些梯田总计有五百多亩,梯田的一侧还有河道,雨水顺着河道流下峭壁,河岸上还栽种了果木。在半山腰西北方向的隐蔽之处,还利用一处天然的自然泉作为军中的取水点。
安頓好全军的居住生活后,风后就和力牧等抓军备和军训,军备主要是抓车辆、弓弩、箭矢、钲铙和刀角及衣帽的制造,军训则按玄女留下的兵书演练各种军阵。他先按伏羲创制的先天八卦和黃王得到的河图、洛书及玄女赠送的兵书,在具茨山的5个峽谷中刻了成片成片的不同符号的岩石,最大的一处符号竟有兩座房子那么大,最小的也有棋盘大小,其中绝大多数都雕刻在大石头上,有很多是刻在石壁上的,还有一些是先在山体上凿成连体巨型石碑式、阶梯式形状后,再在上面刻滿长篇的符号,这些石刻符号的总面积在400~600亩。他还在具茨山南坡佈置了一个体量巨大的巨石阵,这巨石阵是按玄女的“天一遁甲”阵佈置的,共设九阵,置了八门,阵內佈置了三奇六仪,制定了阴阳二遁,将士入阵演习,可变化为一千八百阵。他还用石头摆放了圆形大石圈,有的周长达上十里。在具茨山一个空旷的山巅上,他又将五根数千斤重的粗大的石柱並排直立在一起,直指苍穹。在山后的山巅、北临峭壁处堆砌了石棚,这石棚丛外面看,好似凌乱的巨石隨时可能滾落山崖,可里面却是用巨石组合成了一个个幽深的空间,几块几万斤甚至上百万斤的巨石,居然凌空安放在1—3块小石块上,小石块之间的距离均勻,顶部被一块巨大的石板所覆盖。
作了这些佈置后,他就集中全军将领培训,讲解这些符号的意义和巨石阵的攻守方法,然后,要力牧指挥各将领带领军士入巨石阵演练。
在此期间,风后常以千里传音术向黃王汇报具茨山和姬水河自然山戎马基地的建设、各种军器的制备及全军将士演练巨石阵及按照玄女兵法演练“天一遁甲”阵的情况。黃王则常用千里遙视术察看基地建设、军备军训的情况,他对风后和力牧的忠心及治军业绩非常滿意。
隔了三年,黃王在具茨山和姬水河自然山的戎马基地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