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大兴安岭东麓的崇山峻岭里的兴华兵工厂曾经为保卫共和国的安危而名燥一时。1951年2月,朝鲜半岛战火纷飞,鸭绿江畔美帝国主义大兵压境,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气焰嚣张。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国际国内的形势下,党中央选定了这片地方作为我国的兵器生产基地。
1951年8月,三千多名兵工企业的干部职工,满怀着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来到了还是一片荒原的山区,支灶生火,安营扎寨,开始了创业的奋斗。工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出产品的奇迹。从那以后,历次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都记载着兴华人的无私奉献和历史的功绩。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岁月走到二使世纪九十年代,和平成了国际大合唱的主旋律,发展经济成了各国竞赛的总目标,这时,受经济体制转轨、军品任务锐减等原因的影响,在兴华人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兴华厂就开始了一步步地下滑,成了全国兵工企业的第一亏损大户。职工的下岗、失业也成了这里的专利。
就从那时起,一些生活无望、眼看解困无门的下岗工人开始一次次聚众卧轨,拦截火车,进京上访、围困省委书记。一些青年则流窜于中原铁路旅客列车上,发疯般地抢劫杀掠,人们惊呼:“东北虎下山了!”
而广大工人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交不起水费,水管断了流;交不了电费,职工只能每天点两三个小时的照明,企业买不起煤,工厂停止了供暖,孩子的手脚长了冻疮,人们戴着皮帽,穿着棉袄,委著大被还冻得瑟瑟发抖。
兴华厂的沉沦,使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的领导忧心如焚。他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找到了一位东北汉子江思越。
“老江,兴华挺不住了,已经垮下去了,前途令人担忧啊!你是那里出来的,调你去那里挂帅怎么样?”看江思越没言语,他跟着来了一句:“唉,难啊,积重难返了,你去怕也是白给呀,不行就解散吧!”
这句话把血性的汉子给说火了,江思越把桌子一拍站了起来:“不就是兴华厂吗?那里的工人也是劳动人民,那里还是共产党的天下,有什么去不了的?我去!”
江思越兴华人,今年三十二岁了,至今还没结婚,不是他不想结婚,是他的爱被那痛苦的往事给带走了。那年他刚刚高中毕业,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他刚到哈尔滨,就接到了他的十五岁的妹妹和他的心爱的女友小玲突然失踪了。
他急疯了,没有钱,扒货车赶回家里,父亲一场大病撒手而去,母亲气急疯颠,失足落水而亡,家一下子没了,他也失去了求学的支柱。
是一些老工人凑钱埋了他的父母,还是这些本来已经在饥饿边缘的老人,凑钱送他回到了学校。从此,兴华成了他的伤心岭,他是靠寒暑假打工,平时在学校干一些杂工挣点钱坚持学习下来的,毕业后,他到了和平电机厂工作,凭他的能力,凭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当到了厂长。如今和平厂蒸蒸日上,职工福利也是节节高,这时让他离开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和平厂,去到开不出工资,开不了工的兴华厂,确实给人一种从天到地的感觉。
但他还是去了,他忘不了那自己在饥寒边缘尚且凑钱埋葬他父母,凑钱给他买下接着去求学车票的老工人期待的眼神,忘不了自己和那心爱的姑娘在那月夜的绵绵情话,更忘不了自己那成天去捡煤核捡垃圾里的废品来解决他和妹妹全年学杂费的年幼的小妹妹,他要回去。要回到那不堪回首的地方去,还那些叔叔大爷一个美好的晚年,寻找那失散的妹妹和情人!
他带着爱,也带着恨,就这样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下车后迎接他的第一封信却是一份挑战书。
信是在他住的厂招待所的房间门前发现的。
说是招待所,既没暖气,又没自来水,有的只是满地飞跑的老鼠,常年失修、房盖漏雨造成的灰棚不时的掉下块石灰片。
没有什么接待,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在会议室里的简短的迎接会后他草草地吃了点快餐面就回到了给他安排的房间。
就在那,他发现那封信,信的封皮上画着一把匕首,一把滴着血的匕首。
跟他一起分来的副总经理吓得脸色蜡黄,他却微微一笑,把信打开了。
信很简单,但对江思越的触动却极大,他的手都在哆嗦,心也在流血。
信上仅有70个字,可那字字却穿着他的心,刺着他的肺!
“江峰:你终于回来了,你知道你的小情人和你妹妹哪去了吗?她们是让我们给卖到了一个大城市的窑子里去了,你还是去找找她们吧,别总想当官!你要是不滚蛋,你的下场也好不了#涵让你爸爸把我们的二哥抓进大牢的!”
江峰是他原来的名字,他是为了怀念自己的妹妹才改成现在的名字,他的爸爸是位派出所的普通警察,逮捕罪犯是他的职责,怎么能把报复加到他的子女头上呐?
但他没倒下去,他擦了擦流到腮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