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五十二区半个多月之后,大概是布里多瓦与米德特鲁加两国主力舰队的前哨战生后的第三天,月光舟终于快要脱离风暴层了。
在这半个多月里,月光舟一直在绕着一个恒定的垂直中轴向下飞行,飞过的路径刚好形成一条自五十二区出的螺旋线,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降下,是因为如果下落的度太快或者干脆采用自由落体式的下落的话,月光舟的船体就有可能倾覆,翅膀也很可能因为下落过程中空气的巨大阻力而折断。实际上艾斯柯佳妮的飞船在进行垂直运动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类似的航行方法,更有一些商船在跑对时间要求不是那么苛刻的下降航程的时候,会故意绕上一圈,路上干点别的差事赚外快什么的……所以降下航行一般也被走天空的人称为“下坡”。
比起艾斯柯佳妮的普通船只,月光舟这个坡可是要陡很多(意思就是月光舟降下的度更快),但是依然用了半个多月才从五十二区这个位于风暴层中上部分的中转站降下到了风暴层的底部——准确的说,他们其实在一天多以前已经脱离了风暴层的云层,现在只不过是航行在风暴层留下的大雨中罢了。
随着月光舟进一步下降,周围的气温也在逐渐的升高,再加上下层空域常年不曾停息的风不断的将水分从雨幕中夺走。笼罩在月光舟周围地雨幕渐渐的变得稀薄。
徐向北对越过风暴层之后高度越低气温越高这点感到很奇怪,明明在这之前还是越往下越冷的说,为什么会生如此重大的转变呢?对此恩莱科给出的答案是,作为整个天空的基底的无尽云海正在向上散着热量,而对于为什么无尽云海会向上散热量船上的“自然科学”权威莉诺卡和船上的活动资料库希达都给出了“原因不明”这样地答案。于是徐向北就只能感叹,异界就是异界,什么东西都和原来的世界不一样。
还有一点让徐向北感到惊奇的就是,下层空域的光源。
起来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徐向北是在月光舟快要穿过风暴层了的时候才突然想到这一点的。在风暴层内部的时候都已经是如此暗无天日不见阳光了,那么位于风暴层下方的下层空域岂不是整日整日的笼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
这个疑问随着月光舟脱离风暴层而烟消云散。
下层空域地天空是一片支离破碎的灰色,抬头仰望的时候只能看到风暴层那灰色的云层,这些云层当中布满了月光舟在风暴层中航行时碰到过几次地那种“云间峡谷”,透过那些“峡谷”进入下层空域的阳光使得这些缝隙在抬头仰望天空的人们看来,像极了树叶上地叶脉——这是浪漫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地说法,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那些分布在云层当中的白色细线看起来就像干涸的土地上的龟裂,而整个天空实际上是一片早已死去的大地。
不管觉得天空像什么,下层空域的主要光源并不是由这些云间的裂缝提供地,下层空域地光芒。是来自一根根巨大的“灯柱”。尽管此时此刻月光舟还被雨幕笼罩其中,但是那些“灯柱”地身影已经清晰的出现在月光舟的成员们的视野里。那些灯柱有的就像是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殿废墟的断柱一般笔直的倾斜着,有的就像是一股会光的龙卷风,不断的扭动着自己的身躯。旋转着。
那些“灯柱”其实是信风道,在信风道当中由于第八粒子的浓度比周围稍高,加上它们都在做规律的同向运动。所以光在信风道中会生比较奇妙的折射。上层空域的阳光也就通过这些“通道”穿越了风暴层,抵达了下层空域。另外,光粒子本身也会出光芒,阳光充足的上层空域还不觉得,到了相对阴暗的下层空域,富集在一起的第八粒子的光芒就相当明显了。在那些灯柱当中,出的光线比较强劲的一般是下行信风道。从上层空域随着信风降下的第八粒子从太阳哪里吸收了足够多的能量而处于高能态。所以当他们富集在下行信风道里的时候就产生了光芒,而上行信风道则因为其中的光粒子是从下层向上输送的低能粒子而显得比较暗淡。
正是由于第八粒子和信风道的存在。整个下层空域才没有陷入徐向北所猜想的那种暗无天日伸手不见五指的状态。
整个下层空域给徐向北的第一印象就像是一座被各种各样的光柱撑起的神殿,头顶那古怪的天空就是神殿天花板上绘制的壁画,神殿的天顶之上,则是神居住的国度——这样说来上层空域生活的人们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神——至少上层空域的人们还见过真正的蓝天。
当徐向北把这话告诉自己的两名羽翼少女的时候,辛西娅一边喝红茶一边对他露出嘲弄的笑容,她说:“如果你把这话告诉随便哪一个下层人,他铁定会不以为然的回敬你,说上层的人们才可怜呢,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无尽云海。”
对此徐向北不得不赞同。
实际上,根据穿越风暴层时的所见所闻,徐向北认定在上层空域看见的所谓无尽云海其实不过是风暴层的雨云罢了,上层的人们大概从来没有见过天空的底部的真正的模样,就如同下层的人们从来没见过蓝天一样。
还真是可悲啊,明明是生活在同一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