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括苍山恩仇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后记:心存一念,虽九死而无悔 【十三、无意中出现的典型人物】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77年1月,我回缙云去完婚,因此而增添了一个《括苍山》中的典型人物,说起来也颇有意思,不妨在这里附带一笔。 与我在同一个中队继续劳改的右派中,有一位姓安的先生,是个业余书画家,写得一手好字,也能够画一些仕女花卉之类,大家都叫他“安才子”。劳改农场里藏龙卧虎,能人极多,善于书画的人也不少。但是安才子却自视甚高,除了书画之外,还自称善于诗词。我对诗词一道没有下过甚么功夫,只是父亲给我讲过一些平仄和对仗,但因为故事行文的需要,东抄西凑地在《括苍山》中也勉强写了一些诗词,为了不露怯,就特地拿去请安才子斧正。没有想到他看了以后,却用一句话完全加以否定:“你写的那东西,根本就不能叫诗词,只能算是顺口溜!”意思是根本就不值得改,因此也就没给我改。我自感赧颜,只好默默地把稿子撤回来算完事。 我请了婚假,动身之前,再次赧颜向他求一墨宝,他倒是很痛快地答应了。他买来两张虎皮宣,龙飞凤舞地用行草写了一诗一词,诗是七绝,词名“贺新郎”,在落款的地方,还特意写上了“录旧作以为新人贺”等字样。又再三声明没有工夫填新词,以旧作塞责,不堪入目,不要见笑,也不要见责。我高兴之极,回到缙云,就在我的新房里张贴起来。不料小小的缙云县,却不乏辞赋高人,见了这两张诗词,当即指出都是赵朴初的作品。我当然不相信,告诉人家这是我的朋友所写。人家倒是比我更认真,也不与我争执,回家去把赵朴初诗词集捧来给我看。我一对照,这一回可是真的赧颜了,两首诗词,一字没抄错,果然都是赵老的作品。羞得我无地自容,当时就揭了下来,藏进了箱子,至今仍在我的箱底卧着。 当天夜里,一个梳拢红云的假才子“安三公子”的形象,就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许多读过这一章的朋友都说:尽管这个人物根本没出场,只是通过几个人的叙述,那副形象就已经活灵活现了。可谁知道我就是那个因孤陋寡闻而被骗的红云呢! 回北京的路上,我在上海买了一部赵朴初诗词集,翻到了有那两首诗词的地方,夹上书签,然后拿去送给我们的“安才子”,说了一声:“你的诗词风格很像赵老,路过上海,特地买了一本送给你。”“安才子”一见这部书,就明白西洋景已经被拆穿,磨不丢丢地客气了几句,红着脸走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