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换照会问题做了指示,他对把“议定书”变成“互换照会”和先提交照会“A”文本的建议都表示赞成,指示顾维钧照在给他的电报中所述“1”号指示行事,尽力说服美方采用互惠的措辞。
经过艰难的谈判,最终达成协定,1954年12月2日,《共同防御条约》在华盛顿签字。条约包括一个序言和十项条款。序言第一条规定,条约双方“承允照联合国宪章之规定”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并避免使用武力的义务。第二条规定双方“以自助及互助之方式”保持和发展自身能力和集体能力以抗击武装进攻与“共产党颠覆活动”。第三条规定承允将“加强其自由制度”并在经济与社会方面展开合作。第四条规定双方将通过“外交部长或其代表”随时磋商。第五条规定“每一缔约国承认,对在西太平洋区域内任一缔约国之领土上之武装攻击即将危及其本身与安全,兹并宣告将依其宪法程序采取行动,以对付此共同危险。”
条约签字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台湾当局外长叶公超都发表了简短声明。杜勒斯特别提到蒋介石前一天送来一封短信。他表示同意蒋的说法,即签约意味着“在远东地区防卫线上增加了必要一环”。
这是一个很不轻松的缔约。杜勒斯告诉艾森豪威尔总统说,“这是一轮艰苦的谈判”,而叶公超对顾维钧私下表示他“不敢肯定这个条约应被看作一项荣誉还是一个错误”。叶公超的话道出个中的隐秘。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它的确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美国通过条约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为干涉中国内政获得所谓的“法律依据”。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引起我国政府和我国人民强烈愤慨与谴责。12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声明指出:该条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是一个严重的战争挑衅”。
蒋介石本来想借助共同防御条约,仰仗美国的武装保护,得到安全保障。然而这个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作出强烈反应,决定通过一定军事行动显示自己在维护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意志和决心,反对美国的使台湾海峡现状固定化的阴谋。1955年1月华东军区在张爱萍司令员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了建国以来首次陆海空协同作战。仅用数小时解放了一江山岛。这不仅引起蒋介石的恐慌,而且使美国决策者紧张了一阵,忙于应付“海峡危机”。
台湾海峡危机不断升级,世界各国都为之不安。许多国家担心美国会卷入中国内战,进而演变成为东西方大战而殃及自身。有的国家在联合国提出了《停止在中国大陆沿海某些地区敌对行动》的提案,要求海峡两岸双方立即停火。但有些国家则提出了想把台湾分割出去的主张,如建议台湾交由联合国“托管”或中立国“代管”。还有一些人乘机鼓噪“台湾独立”、“中立化”。
对于想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各种主张,都是为一切炎黄子孙所不能接受的。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再严正表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台湾归还中国,绝不容许联合国或中立国“代管”,不容许外国侵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是为了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蒋介石是积极主张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但他坚决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也反对“两个中国”。自1955年2月8日起,他接连发表声明,强调大陆、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能容人割裂;曲解台湾的地位是别有用心的,“两个中国”的主张荒谬绝伦。
后来,在1958年的第二次海峡危机期间,在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中出现了鼓吹金门、马祖“中立化”的逆流。美国政府也想搞“划峡而治”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蒋介石的态度强硬。他公开拒绝杜勒斯“停火”、“撤兵”的建议,他仍然声称要“反攻复国”的口号,这是他的一个政治动员性的口号,他明知不可能,却要坚持,目的在于,为了维持台湾的稳定。此举也违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意愿。另外,他以强硬的态度反对“台湾独立”、“国际托管”、“台湾中立”等种种制造“两个中国”的言论和行径。美国当局动员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兵,退回到台湾本岛,企图压蒋介石搞“划峡而治”。对美国的这一企图,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美国的这个意图,是通过杜勒斯在9月3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表达出来的,美国打算以让出金门、马祖为条件,换取中国政府的“停火”和不使用武力,从而在海峡之间确立一个永久的分界线,达到“划峡而治”、永远分裂中国的目的。
蒋介石对杜勒斯的讲话作出了强烈的反映,他在回答《星期日泰时晤士报》记者时,用尖锐的语气指出,美国关于“台湾地位未定”的说法和“托管”台湾的建议,是“空洞和愚蠢的”,重申台湾无可争议地是中国领土。
在两岸军事对峙,炮火连天的情况下,蒋介石拒不撤兵,坚守金门,把美国拖住。两岸领导人以一种民族心灵上的默契,挫败了“划峡而治”的分裂阴谋。毛泽东把话说透了,炮击金门,“就是帮助蒋介石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