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中日问题最好的机会。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一大摊子战争遗留问题。其全国进入战争状态已经持续半年,再不恢复正常,中国经济将遭受实质性不可逆转的损害。国内,国际两方面因素都表明,伊朗战区上空不大可能出现这种让美军飞行员闻风丧胆的新型歼击机。
小巴顿思索着中国到底是如何成功的隐瞒住一种新型飞机的大规模成军的。要知道飞机不同其他装备,一旦装备部队,它就要上天,动静那么大,而且数量上千架,如何能瞒住美国发达的间谍机构?况且还有大量的卫星监视着中国境内的各空军机场。想当初,FBI连中国人还在图纸上的飞机资料都能弄到,现在间谍技术更加先进了,却反而连已经装备了上千架新型飞机的情报都得不到了。出了这种事情,五角大楼对中央情报局的信任下降到了冰点。小巴顿也不例外,他对中情局送过来的情报已经不敢像以前那样放心使用了。对于一个连这么明显的情报都无法分析出来的情报机构,小巴顿对其工作能力表示强烈质疑。
*
小巴顿的判断很快就在战区得到了检验。执行战区制空任务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上的JSF舰载机抵达战区后不久就发现这次行动顺利得异乎寻常,屏幕上一架伊朗飞机也没有。询问大后方的预警机,被告知并未侦测到中国战机起飞拦截。五分钟之后,直到他们确信已经完全掌握战区制空权,而此时也没有发现一架中国战机的踪影,“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指挥官李约翰准将才将这个反常情况上报了战区司令部。
小巴顿对着这条信息反复看了很久,对李约翰说道:“命令第一战斗机中队向北移动,目标:E2区域(德黑兰极其周边地区)。”
李约翰立马就明白了小巴顿这个命令的含义。不过当“艾森豪威尔”第一战斗机中队将制空区域向北扩展的时候,他们先前的疑惑得到了诠释:原来伊朗战机都集中在这里!这次伊朗空军(70%中国空军)没有丝毫退缩,加上地面上隐蔽布置的几辆自行激光防御系统,第一战斗机中队没有讨到任何便宜,在损失3架JSF后不得不后撤了。
李约翰犹豫着要不要集中全部空中力量,打开德黑兰的空中大门时,小巴顿再次越级下达命令:“战斗机编队,分批次轮番攻击德黑兰。”
连小巴顿自己也没想到,从命令下达后十分钟,德黑兰时间22日早上8点34分,第一批次战斗机编队抵达E2区域开始,一直到当天晚上10点40分,德黑兰上空的空战才以双方的精疲力竭宣告结束。这场空战,论战果双方损失的战机加起来才23架,相比东海上空动辄损失两三百架的超大规模空战根本不值一提,但从这里,中美双方都向对方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双方都无意再将这场战争扩大化。从此刻起,中美双方在伊朗上空的角逐再没有超过这次接触所达成的默契。而美军也并不在意是否夺取德黑兰,兵锋一转,回师胡奇斯坦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除了占领区内的反抗势力后再次驻扎下来。东部方面,在东部重镇科尔曼修整了半个月东部装甲集群11万人启程南下,进入霍尔木兹甘省,一直推进到离海岸20公里才停下来。
*
一夜之间,哈梅内伊突然发现来势汹汹的美军突然从驻地消失了。先前多方面的准备和专门训练就好像扑了一个空一样,给人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等到两天后美军再次摆出半个月前的姿态,哈梅内伊才感到大事不妙:30万美军主要分成两个大的集群,一部分19万人驻地西部胡奇斯坦省,而另一部分11万人驻地东南部霍尔木兹甘省。在两个集群中部,“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缓缓在波斯湾游弋。
开战初期策略的巨大失误使得伊朗不但丢失了大量领土,还牺牲了大量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为对抗美军的新战法,哈梅内伊动用宝贵的现汇从中国空运了大量防声波设备,以及山地游击战等特种装备,试图下面的战斗中拖垮美军。但现在这种情势,需要兵力占绝对劣势的一方去进攻,而兵力占绝对优势的一方来防守,谁胜谁负可想而知。半个月前美军30万兵力防守五个省,伊军的反击也没有成效。而现在,30万兵力防守两个地方,哈梅内伊不用想也知道自己手中的力量根本无法撼动美军集中防守的防线。在首次接触便遭到重大伤亡后,哈梅内伊很明智的立刻下令暂时停止对美军驻地的攻击。
大量的领土重回哈梅内伊手中,可是伊朗政府的日子却越发艰难。胡奇斯坦省内卡伦河流域蕴藏有伊朗60%以上的石油资源,而石油产量则占到全伊朗石油产量75%。主要财政来源地易手,波斯湾出口被封锁,加之美军撤退时对战略物资以及战略生产能力的特意破坏,伊朗目前剩余战略物资仅能维持半个月之需。半个月之后,唯一能与美军抗衡的空军也将因为没有燃料而不得不退出战场,伊朗军队将变成一支没有任何装甲部队的纯粹游击队。如果美国的目的是解除伊朗武装,当然美军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哈梅内伊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拖垮美军。但目前这种态势,在这场战争中最先被拖垮不会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