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吃早餐这个片段开始讲起。通过大量看似琐碎的对话,展现了八人之间的性格特色。
在这段看似无聊乏味的对话情节里,丁昆已经埋下了两个重要的伏笔。第一,在餐厅里头,白先生是唯一一个敢抢黑帮老大乔的笔记本,并敢与他争论的狠角色,这为他在影片最后与老大乔的争论、对峙、搏火作了铺垫。第二,则是这个场景正好隐喻了一个故事,一个西方人无人不知的故事——最后的晚餐。
所谓最后的晚餐,是指在庆祝逾越节的前一个夜晚,耶稣和他的十二位门徒坐在餐桌旁,同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餐桌上连着耶稣一共有十三人,而这正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那个出卖他的人就是犹大,一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后世西方无数画家、美术爱好者作画的必选题材,当中最有名的,当数达·芬奇的那一幅《最后的晚餐》。
为什么在电影《落水狗》里头,打劫珠宝店的强盗数目,恰好是六个,而不是三个、四个、七个、八个?因为,六正是十二的一半,恰好与耶稣的十二门徒遥相呼应。在影片的开头,丁昆已经告诉所有人,在这六名强盗当中,有一个二五仔——犹大,将要出卖他们。
八人吃完早餐,施施然走出餐厅,准备到珠宝店大干一场的时候,镜头突然一转,白先生已经载着中枪的橙先生逃亡,而原本的戏肉——六名强盗抢劫珠宝店,警方突然出现,相互枪战,这些电影里本该是最精彩的高潮,竟然一下子全被丁昆忽略掉。
当然,没了这些大场面,电影制作的费用,自然会大大削减。
白先生带着受伤的橙先生,到了八人预定的集合地点——一个空旷的仓库里。一会儿之后,粉先生、金先生先后到达,他们在争论中得出一个结论:有人告密。金先生活捉了一个警察,三人对警察几经拷问,都没得到关于那个卧底的丝毫讯息。
这时,乔的儿子艾迪来到现场,他与白先生、粉先生两人离开一同去取赃物。金先生见警察死活不肯开口,便打开收音机,一边伴随着轻松的乡村音乐翩翩起舞,一边疯狂地用剃刀割了他的一只耳朵,并向他泼了大量的汽油,准备纵火烧死他。正在这时,一直受伤卧倒在地的橙先生突然拿出手枪,一枪打死了金先生。原来,橙先生正是卧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里头,丁昆并非平铺直叙地讲述故事,而是一如既往地运用他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在到某个角色的戏份比较多的时候,就会适时穿插了大量的回忆片段,交代角色过去的经历。比如说,在金先生一个人虐待警察时,电影会适时闪回,讲述金先生的个人经历,说明他为何会这样仇恨警察。而到橙先生打死金先生后,电影又转入了橙先生的回忆,讲述了他担任卧底,一步步结识老大乔的过程。
故事最后,白先生、粉先生、艾迪回来了,乔老大也到了现场。看着金先生血溅一地,倒卧在地上。乔毫不犹豫地打死了警察,并拿枪对着橙先生。白先生不相信救了他一命的橙先生是卧底,举枪指着乔老大。艾迪见状,也连忙掏出手枪对准白先生。三人先后开枪,全部身亡。
一直躲在一旁的粉先生,拿出钻石,逃亡而去。
在白先生弥留那几分钟里,为白先生的义气所感动的橙先生,告诉了他自己其实是一个卧底,白先生一边捂着流血不止的伤口,一边拿出手枪,往他的头就是一枪……
故事就在白先生最后“砰”的一枪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