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啪劈啪。”
一九八六年九月的一天,L省东安市老城区的一条叫“逍遥巷”的胡同里响起了鞭炮声。这一天不是春节也没有任何的节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喜事?
原来是逍遥巷里的住户萧俊胡芳两口子添了个儿子。街坊四邻里听说萧家喜得贵子都纷纷前来祝贺。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家家都只要一个孩子,生了男孩,人们总是要说这一家好福气。而且说来奇怪,这几年逍遥巷的人家只要有新生儿,都是女骇,于是就有人谣传说这里的井水不好。如今萧家男孩的诞生让这谣言不攻自破了。
“萧老弟,恭喜呀恭喜。”巷口的杜中华第一个来萧家道喜。他和萧俊是多年的棋友球友加酒友,这种事情自然是第一个赶过来。
“同喜同喜。”萧俊春风满面的站在门口,嘴就没合拢过。
“这是你嫂子让我带来的小米,还有红糖,等下给弟妹补一补。”杜中华说。
“大哥你太客气了。”萧俊也不客气,接过了礼物,把杜中华让进了屋。
“你先坐,我去招呼其他街坊。”门口又来客人了,让萧俊忙的脚不着地。
“你快去吧,我泡点茶,弟妹这一坐月子,你瞧你们家造的。”杜中华笑说。
屋子里的客人越来越多,谁让萧俊和胡芳夫妻在胡同里的人缘一直非常好呢,一时热闹非凡。
“孩子在哪呢?让我们看看啊。”有人忍不住了。
“里屋呢,吃奶呢。我先去看看啊。”萧俊进了里屋。
里屋的床上,胡芳正给孩子喂奶。孩子生的十分可爱,此刻紧闭着眼睛,使足力气叼着妈妈的奶头。
“街坊邻居来了不少,要看看孩子。”
“都来了,那我去招待招待。”胡芳听了就要下床。
“你快躺着,这才生完孩子你就下地不要命了。你就躺着吧,坐月子的时候不能见风不能下地,这可是你妈说的,不然落下病来可就糟了。”
“那客人来了也得见见啊。”
“算了,谁还不知道你刚生完孩子啊,不会怪罪的。我把孩子抱出去给他们看看就行。”
“那你可要小心点,别摔着了。”
“哪能,我是孩子的爸爸,比你心疼他。”萧俊抱起孩子,看着那胖乎的小脸,笑得咧开了嘴。
“哎呦,这孩子真好看。”萧俊一把孩子抱出来,就惹得街坊们众口夸赞。
“是啊,你看这眼睛,忽闪忽闪的,多大。”杜中华凑近孩子,在脸上捏了一把。孩子愣愣的看着眼前这个大叔,嘴一咧,就哭出来了。
“你这人没大没小的,掐孩子干吗。”居委会的王大妈挤开杜中华,围着孩子左看右看,嘴里念叨着:“这孩子集合他爸妈的优点,将来准比他们两都好看。”
众人点头称是,这样的夸奖,让萧俊听得美滋滋的。
“这孩子这么俊,以后就给我当女婿了。”杜中华宣布。
他这一说,有好几家大人立刻就后悔没早想到这一点,巷子里如今三四家都有一岁大点的姑娘,怎么就没想到定个娃娃亲呢。其实改革开放以后,娃娃亲这种事情,更多的是一种口头上的玩笑而没有了实际意义,不过能有个这种玩笑意义上的女婿对期盼儿女双全的中国父母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我可没答应啊。”萧俊赶忙宣布。
“你不答应没用。过几天我让你嫂子来和弟妹商量,你做不了主。”杜中华说。
屋里人都笑了,大家都知道萧俊怕老婆,如果胡芳答应了,萧俊肯定不敢阻止。
“对了,这孩子起名字了吗?”王大妈问。
“还没呢。不知道取个什么名字好。”萧俊捎捎头。他翻了好几回字典,也没找到特别适合的名字来,这几天也一直在为这个发愁。
“还用起什么啊,名字不就是现成的吗。”杜中华说。
“现成的?什么意思?”萧俊疑惑的问。
“咱们住在哪啊?”
“逍遥巷啊。”
“是呀,逍遥巷,姓萧的孩子,不叫萧遥叫什么!?”
就这样,小小的,缩在襁褓里的可爱孩子,有了个正式的大名——萧遥。
童年的萧遥和所有其他逍遥巷的孩子们一样,整日里没价的在巷子里乱跑。今天去杜大伯家后院偷点樱桃,明天在王奶奶的仓房里抓一把葵花子,后天偷偷把巷口棋盘上的老将藏起来,然后偷看萧俊和杜中华撅着屁股满地找,这些就是孩子们的快乐。大概唯一和别的孩子有一点不同的就是萧遥大概两岁的时候就懂得捧起一本书来看了。萧俊记得有一天下班回家的时候,看到萧遥趴在小床上,小手抓着一本“人民文学”,正看着那篇著名的“亮出你的舌苔空荡荡”。萧俊过去一看,小萧遥看是看呢,却把书拿倒了,他笑着抱起萧遥问:“儿子,你识字吗?”
萧遥傻傻的摇摇头。萧俊刮了一下儿子的鼻子说:“爸爸给你买图画书看,我儿子这么小就知道看书了,以后不是大作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