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线是一致的,与《尚书大传-鸿范》和《淮南子-时则篇》中关于太昊所司之地起自禺夷秦皇岛碣石、过朝鲜、贯大人国、终于东极日出扶桑之地也是一致的①。南线则留下了众多生存于今澳洲、太平洋岛屿上的所谓土著民族,再加上万年后特别是七千年后炎黄蚩尤等中华部落的大规模横渡太平洋迁移美洲少部分留于洲岛形成今天视为迷团般的海洋文明。1万年后全球气候迅速转暖,延续了几万年的地球大冰期结束,海平面迅速上升,原来裸露的海底平原重又为海,陆桥消失,这些在地球最后冰期前奔赴美洲的中华先祖就在美洲独立发展,成为美洲的早期开拓者。
而万年以来,无论是中华本土的先祖、还是被隔断在美洲自行发展的同胞祖辈的子孙们,都彼此挂念着海洋对岸,虽隔千山万水、重洋阻渡,心隔不断。先民们或北令海峡、或洋流、或太平洋岛屿一波波一批批与先去的祖先会合或返回中土反馈信息。约公元7000—3000年来陆续迁往美洲的炎帝太昊少昊族、黄帝轩辕族、夸父蚩尤族、殷商人就是中华民族开拓美洲的最优秀代表,他们焕发着中华民族开创不止、永求不息的万古精神!
二、《山海经》等古籍的记载信息
古史学者王大友先生对《山海经》进行深入的研究认为,《海外东经》、《大荒东经》很大部分是对五六千年前夸父族人、少昊族人,颛顼族人大规模迁徙美洲的记录②。夸父族集中记载于《西次三经》、(崇吾山)、《中次五经》(夸父山)、《大荒西经》(桃山、于土山)、《大荒北经》(大人国、大泽贝加尔湖、成都载天山(案:靠近北极地区的山地)、夸父世系、夸父蚩尤联军战黄帝、夸父逐日、槃木千里)、《海外北经》(夸父与日与逐走,博父国、寻木、龟踵国)、《海外东经》(大人国)。这些记载,演绎着夸父人在六千年前炎黄蚩尤败后,自太行山、华山败退河套、阴山地区后,再向北向东沿贝加尔湖、库页岛、勘察加半岛、东北亚、北极区、阿留申群岛到达北美、中美、南美洲的过程。夏商周时的于夷、雩夷、夸夷、南北朝时的大汉国(见《梁书》),以及今日的爱斯基摩人(赫哲人)、阿留申人、美洲的查文人(chavin),都是夸父族人及其裔民。《大荒东经》:“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淮南-地形训》:“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波母即皮母、波谷,古秘鲁偕音,即今秘鲁查文化的发祥地毕鲁河谷。《洞冥记》记为“勒毕国”,《西阳杂俎》记为“毕勒国”,《杜阳杂编-卷上》记为“弥罗国”。夸父人在美洲三处立国,即在美洲阿拉斯加地区的“平丘”、“百谷”、桃都山建国;在中美洲汤谷扶桑建国;由于少昊人的到来,被迫南迁在南美洲的古毕鲁——皮母河谷建国,创造了美洲灿烂的查文化。秘鲁特鲁希略的龙墙非常有名,龙墙上的龙为并逢龙,中间有小祭坛,典型的中国式样。祭坛上是鹰鸟和鸟喙猴——狙父。在龙头口下方立的也是鸟喙狙父——举父,而且头上戴着像仰韶文化炎帝氏那样的尖顶帽,这已再明白不过地说明他们是炎帝文化的继承者了。
《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中的黑齿、凿齿国,就是墨西哥。拔除上下门齿,称缺齿、损齿,饰假牙、口含石球磨牙等,俗谓“獠牙”,长期嚼食槟榔使牙齿变黑成墨齿或黑齿等等,这些都是太昊少昊族鸟崇拜风俗,是江苏大汶口居民的习俗,在东夷、越、濮人中广为传承。台湾高山族人、太平洋南岛语系的印度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美洲印第安人特别是中南美洲印第安人,至今保持这一古老风俗。“玛雅”也许就是“磨牙”的偕音。玛雅 (Msya)人中修或熙(Ⅺus)家族,就是少昊族族裔,他们是酣布时期美洲玛雅五大家族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一段极为重要的记载:少昊氏有四裔叔,重、该、修、熙。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重就是颛顼时代的天文官重黎氏中的重氏(甲骨文金文中“重”是观测天文的建木仪器),和黎氏合婚就在重下加“犁”,是羲和常羲的后裔。该是农神刑神虎神猪神,执钺。修熙就是蛇与龟缠绕(合婚)的玄武。这四族到中美洲重为句芒,该为水伯天昊和虎君子,修熙为雨师雨师妾。少昊人到美洲后,与中华本土保持着频繁的联系,此所谓“天济穷桑”、“世不失职”,才有《山海经》中关于美洲少昊羲和国、山川、风貌、矿产、习俗、祭祀等等的详实准确记载。美洲少昊羲和国在中美洲墨西哥西部的加利福尼岛北端和墨西哥羲华华州(CHIHUAHlJA,译作“奇瓦瓦”,有洲、市、村,共17个地区,清末墨西哥给清政府的官方文书中译作“中华华”。古“华”实为“和”(苗),“和”实为“糯”(稻),都是音的渐变,“华夏”就是“羲和”的倒装“和羲”。
《海内经》所载是以华夏族为主的中华人种的聚居区,是中华民族主体生活区,也可看着是“王族”聚居区,所谓“四海之内,莫非王土”。《海外经》和《大荒经》,便是中华民族分支的生活区,因远离民族主体聚居地,故称海外。这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