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相关 到东京去!我们要血洗这座城市!(六)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么?日本现在为什么还要祭祀东条英机等等战犯?按说,他们纵然是英雄,也与现在的日本人无关……许许多多的问题,都难于解释清楚。

    荣誉可由后代来分享,而罪责却不可由后代来分担,这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我们必须明白,民族如人一样,是个有机体,过去的民族是她,现在的民族还是她,将来的民族也还是她。不同时期的民族还是同一个民族,正如一个人的童年、成年和老年仍是一个人,而绝不会是另一个人。如果将一个民族用时期分裂开来,那么一个民族岂不是要变成几个民族?那么,一千年前(甚至一百年前)的日本叫日本,现在就不能再这么叫了,而一千年后(甚至一百年后)还得再换名字了?

    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而我们必须认为, 一个民族过去的荣誉也是现在的荣誉,过去的罪责也是现在的罪责。正如一个人,过去有功劳,现在也得表扬,过去犯了罪,如果当时逍遥法外,现在被抓住也得处罚。父债子还,父荣子享,这天经地义(虽然有人从理论上或从道德上否定这点,但这是人类几千年来发展而成的文化,谁也无法清除)。具体说来,父亲欠了债,他死后就得由儿子来还;父亲杀了人,仇人找不到父亲就会找儿子算账;父亲的遗产要由儿女来继承;父亲的著作权也要由儿女来继承,等等。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类似地,过去的日本所犯下的罪行,现在的日本也要承担责任,甚至将来的日本也要承担责任。千年易过,日本的罪孽难消;无论过去多少年,中国也要复仇。千年易过,中国的耻辱难消;无论过去多少年,中国也要雪耻。

    一个民族上一代人犯了罪,下一代要不要负责,这其实是一个人类文化和人类心理问题。一个民族上一代人犯了罪,人们很容易记恨她的下一代人。为什么呢? 因为上一代人犯罪时,人们不是单单认为是人犯了罪,而是认为是民族犯了罪,上一代人虽然死了,但民族是没死的,人们复仇时,不是觉得是在向下一代人复仇,而是觉得是在向这个民族复仇。因而,无论下一代人有罪无罪,人们觉得向他们复仇都是很正常的。这即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和心理。

    中国现在似乎没什么理由来阻止复仇了,但那些反对复仇的中国人说:日本人也是人呐!

    这种言论完全是出自一种人道主义来反对复仇的。在中国,没有著名的人道主义哲学和文学,也没有著名的人道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总之,中国的人道主义文化并不著名,但这个国家却比其他一切有着著名的人道主义文化的国家还要讲人道。人道主义从国外舶来,与中国传统的仁德和奴性相结合,便形成了一种愚人道主义。这种愚人道主义对敌人进行无原则无限度的宽容和原谅,甚至给予无穷的怜悯和关怀。人道主义自然是善德,但中国却只看到这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迂腐、困惑、悲凉之处,更没有看到复仇有其正义之处。

    这种愚人道主义使得中国士兵和中国人民在战场上把受伤的日本士兵抬上担架,想送去医院治疗。结果人家不领情,反而从担架上爬起来,咬住中国人耳朵,掐住中国人的脖子,和中国人拼命。愚蠢的中国人凭他的愚人道主义去救受伤的日本士兵时,似乎没有想到,在每个日本士兵的刺刀下,都有几个中国人的冤魂;在每个日本士兵的身子下,都有几个中国妇女在哭泣。日本士兵受了伤,不过是受冻的蛇而已,而中国人却甘愿当那个可怜又愚昧的农夫。应当说,中国人这么做,并不是伪善,而是愚善。

    中国人救治受伤的日本士兵,无异于纵虎为患,无异于肯定日本的侵略,也无异于承认自己应当遭受欺凌与蹂躏。

    中国的愚人道主义是一种腐朽的思想,但中国还没认识到这点,却还在大肆宣传这一思想,并且在夸耀自己的愚人道主义所立下的功劳。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些宣传:一个日本浪人或武士在中国行凶做恶,后来被中国人制服了,但中国人并没杀他,他便在中国人的感化下变好了;日本军官对士兵都很粗暴,苏联对日本俘虏也很不好,而中国却优待日本俘虏,并对他们进行教育,结果他们都很感激中国……我见过的最富代表性的宣传是:1990年有一部电影,名叫《晚钟》,演的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一队躲在山洞里的日本小部队还不知道这一消息,他们不敢出来,里面没吃的,就吃几个中国女人。后来几个中国士兵发现了他们,并包围了他们,不久又得知那群日本人吃中国女人,于是一个中国士兵揪住一个日本俘虏吼道:你们是人,我们就不是人么?!但也仅此而已,最终还是饶了那些日本官兵。在他们投降后,几个中国士兵依然给他们饭吃,待他们吃饱后才把他们押走。亲眼目睹同胞被日本人吃了,只要略有血性的人,当时就会把他们枪毙了。可是中国人竟没这么作。中国人或许已到了太上忘情的境界,或许已麻木不仁,否则,怎么没有枪毙那些该枪毙的人?不用说,那些日本官兵每个人都杀了几个中国人,即使只从法律角度上也该判处他们死刑,甚至即使只凭他们吃中国女人也该判他们死刑,若意气用事,杀死他们十次也不足以泄心头之恨。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