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相关 到东京去!我们要血洗这座城市!(六)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发展,因而不要复仇。

    说白了,促进“人类历史发展”不过是让人们吃得更好一些,穿得更好一些而已。这种只顾吃穿而不顾尊严和荣誉的人与行尸走肉的寄生虫何异?中国一向重义轻利,可是在这里却重利轻义了。

    “历史发展”论在中国影响巨大,没有人对它表示怀疑,但它到底对不对呢?我看要辩证地看。“历史发展”论有进步的一面,也有反动的一面。但在中国,流行的却多是反动的一面,这反动的一面已到了骇人的程度,以致数不尽的普通国人否定抗元抗清的民族英雄,说他们阻碍了祖国统一这一“历史发展”;甚至还否定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说他们起义 捣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生产,阻碍了“历史发展”。中国人连这样的话都说得出口,令人瞠目结舌。必须指出的是,说这种话的中国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而不是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也不是他们的御用文人。可知,“历史发展”论已毒害中国人多深了。我们要是做一番调查,就会发现农民倒都是由衷地赞颂民族英雄的;而要是去中学问问,就会发现不少学生都会说,文天祥、阎典史也阻碍了历史发展;再往文化层次更高的地方去问,就会发现否定他们二人的人更多。这令我们不得不要怀疑起中国的教育文化了。本文不谈中国教育文化的弊病。

    现在要问,抗元抗清的民族英雄到底真的阻碍了历史发展么?农民起义又真的阻碍了历史发展么?答案都是否定的。

    我们首先应明白,元、清统治者不是统一了中国,而是侵略了宋、大顺,因而完全是应当予以否定的。我们知道,当时的蒙古族和满族是游牧民族或狩猎民族,生产方式落后,是直接从大自然索取食物,他们的科学、文化也远比汉族落后,无论从哪方面讲,他们都是比汉族落后的民族,而以一个落后的民族去统治一个先进的民族,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倒退。元侵宋,大肆屠杀;灭宋后,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将汉人视为第三等人;压制文化,“八娼九儒十丐”:所有这些,给中国带来了灾难,而不是福瑞。因而有的历史学家说,元朝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一种倒退。清侵大顺,也大肆屠杀,“扬州大屠杀”,“嘉定十日”,惨绝人寰;强迫汉人剃发留辫,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清入鼎中原后,由于崇拜儒家文化,也为了有利于统治,便极力提倡之。儒家文化到那时已到了腐朽的、糜烂的阶段,清统治者这么做,无疑是背道而驰。清朝又大兴文字狱,抑工压商,闭关锁国,致使中国愈加脱离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愈加落后。光从这几方面讲,清朝也应予以否定。再则,在李自成快要平定中国时,清统治者半道杀出,将本快要完成的统一大厦推倒,然后又重新建造;假如清统治者不来,中华民族不是要少受许多灾难么?因而所谓清统一中国,实则是破坏统一,推迟统一。总之,清朝也是一个倒退的朝代。“历史发展”论者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散布谬论,给中国人的思想和性格带来了很不良的影响。

    就是真正的统一,我们也不能轻率地予以肯定。统一,有时不是进步,而是退步。统一也仅仅是统一而已,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为民族和人民带来幸福,相反,有时会带来灾难。有时民族处于分裂中,各国人民倒生活安定且富裕,而有时民族处于统一中却反而民不聊生。我们只要看看三国和秦朝就会明白这一道理了。但“历史发展”论者不明白这个道理,简单地肯定了元、清“统一”中国。

    “历史发展”论者最可恶的不在于散布谬论,而在于廉耻丧尽。他们宁可受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只要自己过得安定。

    关于农民起义是否阻碍了历史发展,本来与本题无关,而且这种论调也流传甚微,我本不准备驳斥,但既已说出来了,为免其害了那些不更事的人,我不妨略略讲几句。农民起义打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这本身就是革命(只是绝少成功而已),是一种进步。农民起义使得封建统治阶级不得不采取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或促使了朝代更换,产生新的王朝,而新的王朝开头又往往比较关心人民疾苦,使人民能改善生活,这又是一种进步。所以农民起义顺应了历史发展。攻击农民起义的人,多半信仰“成则王侯败则寇”的思想,农民起义大多归于失败,所以受他们这些屑屑小人的攻击;按他们的意思,法国的巴黎公社、十九世纪欧美国家那么多的工人运动恐怕也是“阻碍历史发展”呢!

    一个民族只要不是听凭宰割似的让另一个民族来侵略,“统一”,而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甚至在“统一”后还有人进行反抗,一个民族的农民只要不是听凭宰割似的让封建统治阶级压榨,剥削,而是举行了轰轰烈烈的起义,那么即说明了这个民族还有些战斗性,还有些希望,而不是一个死的民族。我们的民族尽管软弱之至,但也还有些战斗性,不幸,“历史发展”论者却妄图将这一点点可怜的战斗性都要剥夺掉。

    “历史发展”论在中国影响巨大,而又流毒无穷。“历史发展”论不过是为中国培养大大小小的准汉奸而已。这种准汉奸在强国侵略中国时,必会充当强国的马前卒。他们将高呼:“啊!强国统一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