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相关 大秦军团:无敌军团!(二)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

    起,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在两千年前农业文明刚刚开始成熟的时代,假如秦人真

    的有过标准化的兵器生产,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秦军使用的弩机,由于制作的十分标准,它的部件应该是可以互换的。在战场上,秦

    军士兵可以把损坏的弩机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秦军的其他兵器虽然也可以互

    换,但对于大多数古代兵器来说,互换性要求的精确度并不很高。专家推测:秦人的标准

    化应该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各种兵器,在战场上应该有优异的表现。很可能是秦军从几百年的

    战争实践中优选出来的。专家推测,秦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国家再通过

    法令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的兵工厂。 

    尽管按今天的工业标准看,这些兵器的标准化仍旧是比较粗糙和初步的,但是,在两

    千多年前,秦人执著于统一标准,肯定是为了保证所有秦军战士使用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

    兵器。 

    秦军的兵器制作得相当精致。在青铜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

    成八个面,手工要完成这样的表面加工有很大的难度。 

    戈的圆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规整,箭头上三个流线型的表面也完全对称。 

    让专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的工匠制造出几件这样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是,

    兵马俑坑中几万件兵器几乎都是同样的质量。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军的数量超过了100万。不仅如此,这支军队高度专业化,装备

    极其复杂的武器系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欧洲,亚历山大的军队是5万人左右,最为强盛

    时的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 

    为一支100万的军队提供兵器,是一个可怕的任务,在十年统一战争的岁月里,秦国的

    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方,他们必须开足马力,日以继夜。问题在于,怎样才

    能既保证标准,又大批量生产呢? 

    仔细观察这只戈的圆弧处,打磨的痕迹还清晰可见,手工打磨,会有交错的磨痕,那

    是锉刀往返摩擦造成的。奇怪的是,这些磨痕没有交错的痕迹。专家推测,秦军青铜兵器

    的表面加工很可能是用砂轮实现的。两千多年前是否有砂轮还有待考古证据,即便是用砂

    轮,靠手的感觉来完成这些弧形表面的加工,要让成千上万件兵器达到同一个标准也是不

    可能的。 

    在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面,刻着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和今天的汉字很相像。研究人员

    发现,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是“相邦吕不韦”。 

    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

    的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

    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吕不韦

    作为内阁总理,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师,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监制

    这只戈的厂长叫“蕺”。 

    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 

    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 

    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

    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管

    理的细节,但秦国的法律对失职者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 

    透过这些冰冷的青铜铭文,我们或许还能看到那个遥远年代中一些普通人的命运。 

    这个叫Zhe的人做了好多年兵工厂的厂长,ZHE每天都要检查兵器生产,他得向丞相吕

    不韦负责。如果兵器质量有问题,按照秦国的法律,厂长首先遭受处罚。为了自己和一家

    老小,他必须尽职尽责。 

    处在这个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最底层的,是数量庞大的工匠。专家在铭文中一共发现

    了16个工匠的名字。 

    在秦国的手工工场,工人一般都是终身制。无论如何,这个叫DIAO的工匠一生都得在

    工场度过了。16年的劳作,“窵”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的坎坷。就是这些像“窵”一样的

    普通人,制造出了留到今天的这些精良兵器,从一丝不苟的加工痕迹上,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