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相关 大秦军团:无敌军团!(二)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引子 

    两千多年前,秦人的军队将中华文明推进到一个史无前例的转折点上。然而,在史学

    家司马迁的笔下,这支军队秦军摧城拔地、杀人如麻。秦军,这支令人生畏的军队,果真

    是依靠残暴和野蛮统一了中国吗? 

    第二集:血色青铜

    197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对这些兵器的研究让人们逐渐看到

    了秦军鲜为人知的一面,司马迁未曾记录的那一面。 

    在河南省的西平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两千多年前,这一带是

    韩国的冶铁中心,铁器的生产在当时已经有一定规模。 

    在河北易县出土的这把燕国铁剑,锋刃部分已经达到了今天高炭钢的硬度!春秋战国

    的几百年间, 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铁,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令人费解的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秦人,似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四万件

    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用武力统一了中国的秦军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在秦统一中国前一年,强悍的秦军

    正准备消灭燕国的时候,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的地图来到秦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

    的阴谋,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皇是荆轲真正的目的。 

    史记上这样描述: 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

    剑竟然不出。 

    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配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 

    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因为青铜材料容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

    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

    极限。这种长度的配剑随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对于

    司马迁的这个解释,历史学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在兵马俑坑的黄土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令专家吃惊

    的是,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秦人能够制造如此之长的青铜剑! 

    可以推测,当年秦始皇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的青铜剑。在刺客紧逼的奔跑当中

    ,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 司马迁记载:在一个宫廷医生的提醒下,秦始皇

    握主晃动不已的剑鞘,最终才拔出了配剑。 

    专家很迷惑:秦人将剑加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19世纪英国古兵器学者理查伯顿认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

    更逼近对手。古罗马军团在血战中总结出一条规律: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死

    砍伤。 

    比对手的剑长出大约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

    加长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

    ,剑硬,但容易折断。 

    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但秦剑更让人着迷的地方,是它的外形。袁仲一教授仔细地研究了秦剑奇特的形状变化。 

    这种设计使秦剑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一定的弹性,同时剑身又不会过于沉

    重。或许,秦剑加长暗示着秦军对格斗技巧的认识有了某种重大的突破。 

    秦剑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它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

    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司马迁记载:秦始皇只一击就使刺客荆轲倒地不起,燕国也随后灭

    亡。 

    两千多年前,在消灭了中原六国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军主要的对手。在秦军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匈奴骑兵乘机南下,侵占了黄河以南大面积的土地。在帝

    国地都城咸阳,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就摆到了秦始皇面前。 

    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的时候,传统的步兵很难抵挡。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

    射兵器很可能在秦军击溃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兵马俑坑,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朽烂,但完整的遗迹仍然可以复

    原当初的秦弩。据此复原的秦弩,有着惊人的力量。 

    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

    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