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相关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汉民族的历史在风雨飘零中!

    作者:铁血汉魂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汉民族的历史在风雨飘零中!

    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凝重而又严肃的,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漫长历史而又极其注重史学传统的国家。有外国学者评论说,西方世界是以教代法,而东方的中国是以史代法。是的,历史对于中国历代统治者来说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雄才大略、气吞万里的汉武帝刘彻能够发兵百万连续击溃匈奴,扫平楼兰,却对御史大夫司马迁要秉笔记录自己的弊政无可奈何;明朝篡位上台的永乐帝朱棣为了排除异己,登上皇位,敢于血流成河,连自己当皇帝的侄儿都不放过,但对于坚持要把这一暴政留诸青史的史官却不敢横加干涉,因为他们都深深敬畏着历史。在汉民族眼里,历史就是西方人眼中的上帝,是应该以虔诚、公正的态度严肃对待的,否则就是有违天命,必遭万事唾骂。

    然而我们非常不幸地看到,历史在我们的时代已经失去了这种高贵的地位,已经被任意篡改,随便删节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这是对历史的极其不尊重,是非常之危险的!前几日翻看新编的《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六五计划重点项目),在第17、18两卷明清史部分,我惊讶的发现有关八旗军入关大肆屠杀汉族平民,推行血腥的“剃发易服”民族暴力压迫政策的章节几乎被全部删节!连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也只字未提,只是在史可法一章草草地记录了史可法在小东门被多泽杀害,而之后的十日内扬州百姓被疯狂屠杀一个字也没有写。难道这一段历史真的就是空白,是有人凭空捏造出来的。这让我们的后人怎么去客观地看到历史的真实全貌?这段历史已经被人有意掩盖了二百多年,是上世纪初由鲁迅等文化先辈从海外找回来的,难道今天又要被继续封存另一个二百年,三百年??

    再谈谈近日中央台热播的《百家讲坛》节目,有位姓阎的历史学教授在给全国观众讲述《清史》。他似乎对满清十来位皇帝是推崇万分,溢美之辞不断。一会儿说康雍乾盛世是可同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相媲美的中国最强盛时代,一会儿又说清王朝鼎定疆域,修订《四库全书》,文治武功都达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峰。在对明代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的时候,他仅仅用了“皇帝懒惰昏庸,政治**黑暗”就把明朝给概括了。这对于一个历史学教授的职业.守来说,对于全国收看电视的十几亿电视观众来说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我虽然不是学历史专业的,只是一个工科生,但我也知道明朝后期虽然出了几个不理事的皇帝,但也有明太祖,明城祖、明孝宗等好几位有道明君,也有“仁宣之治”、郑和下西洋等盛事伟业。并不是阎教授所称的“皇帝懒惰昏庸,政治**黑暗”;我知道明朝虽然多杀功臣,但远远也比不上满清早期屠城动辄数以十万计;我知道明朝虽然严刑酷法,但满清却也大兴文字狱,制造冤案惨案,仅吕留良一案就株连上万人;我知道满清修过《四库全书》,可其毁禁之珍贵图书资料与其编纂的数目不相上下,而且留下来的书也大都经过了删改,其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不亚于秦朝的“焚书坑儒”。而明朝的《永乐大典》为中国历代类书之冠;我更知道明末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又是田赋,又是“辽饷”的,但满清末年光是一个庚子赔款就达七十亿两白银之巨(条约签定的十亿两只是本钱)。莫非这些都由慈禧和光绪“劳动偿还”?毛主席说过“人民创造了历史”,难道对一个时代仅仅数几个不昏庸的皇帝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就能进行评判的吗?

    历史是不容许这样毫无根据地夸大或者抹杀的!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历史就是他们的根。是现代社会兴衰的镜子,是国运延续之根源。任意胡改历史是对祖先的亵渎,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违背,是对子孙后代的严重不负责任。这个道理在汉朝的司马迁那里就已经明白了,今天都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反而浑浑噩噩,请问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联想到当前社会文化界逾演逾烈的清宫戏旋风,我完全不能理解,要如此不尊重客观历史事实地鼓吹一个异族王朝,到底目的何在?更何况这完完全全是一个民族压迫,国土沦丧,中华遭受千古耻辱的时代!连首都都要依*西方列强来管理,大大小小签定了上百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全国到处都是被殖民地和租界的王朝,到底有什么可吹的?!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我们的历史文化正在被严重自虐,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学术问题,它已经开始对我们的社会生活造成了极端负面的影响。

    一、首先,它严重扭曲了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汉族占总人口92%以上的多民族的大国,汉族是绝对的主体民族,是国家原动力所在。给我们的国民灌输这样一种严重错误的历史观,会严重削弱我们主体民族汉族的民族自信心。大家会认为,反正我们四千多年的历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