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众雄闯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寻宝众人行 第五章  夜现盗踪  捕风捉影终成空  寻根究底  三位长辈释疑踪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编写三百三十二人,看样五十七人,誊写一千三百八十一人,续送教授十人,办事官吏二十人,共二千一百八十人。而先后‘供事编辑者三千余人’。” 

    “永乐五年(1407),全书大体定稿,姚广孝领衔进呈,朱棣阅后表示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并聘请抄书者誊抄全书。至1408年冬,《永乐大典》全书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十九年北京紫禁城建成,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随之运到了北京,长期贮藏于宫城内的文楼。”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火灾,火势危及文楼。火灾之后,嘉靖皇帝萌生了将《永乐大典》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的念头。重录副本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方告完成,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完全一致。永乐正本移放到文渊阁,明亡之后下落不明。”

    三员叔叔像背书一样给我讲述着,听得我似懂非懂,看着我越听越糊涂的样子,三员叔叔不禁摇了摇头,对一个八岁的小孩讲述这些是否过早了点?他有点怀疑刚才的决定。不过,我也真的佩服他的记忆力。

    吴叔把他说的意思用我听得懂的语言重又讲述了一遍,这次我终于弄明白了一部分,原来我所发现的那些书是一套明朝时的古书,用我们现今的话来说,那就是一套收集了当时最高科技的大型书籍,内容包罗万象,但早已失传了,没想到在我们这儿!

    “那不还有个副本吗?”我不明白。

    “在清朝,所有的副本也由于各种原因,失散殆尽,除我们保存的这套正本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为外人所知外,到现在我们国家能找到的副本总共也只有795卷了!”我父亲不由长叹一声。

    “那我们把这套正本拿出来送给国家不就得了,这与我们家族又有什么关系呢?说不定我们还可因此得到奖励呢!”小学的教育方式“答对了,奖一朵大红花!”太深入我的心灵了。

    “哎!如果如此的话,我们倒都解放了!也不要受这么多的罪了!但我们却如何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啊!”

    "况且,-大典一出,地翻天覆,洪蒙顿开,天地同哭-啊!这有个连我们也不太清楚的原因在内,因此我们得遵循古训,将这大典守护到底,绝不能让它们出世!"父亲的话语斩钉截铁.

    “我们家族为了这套副本,已经整整守护了五百多年了!多少先辈为此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父亲对我说。

    “你知道李、杜两姓的由来吗?”父亲问道。

    我还是摇头!这可不是我一个小学生能够知道的的问题吧!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沉湎女色,使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后裔有个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说出纣王的错误,劝他改正,结果惹恼了纣王而被杀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省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逃,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尤其是小利贞,饿得奄奄一息。可是,这一带荒无人烟,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这就是李姓的由来。”

    “而杜姓的得姓历史,从史籍文献中看是非常光彩照人的。据传,皇帝的第二十五子之一有个叫祁的,尧姓伊祁,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尧的后代。远古的时候,人们以封地之名称尧为陶唐氏。陶唐氏的后裔曾建国于刘。当时夏后氏的六世孙孔甲为夏王,他好方鬼神。传说天降雌、雄二龙,孔甲不会养,陶唐氏的裔孙刘累就向豢龙氏学养龙。豢龙氏畜龙以事帝舜,因而被赐姓。而刘累因为学扰龙而事孔甲,也被赐姓为御龙氏。到西周时,刘累的后代建唐国,人称唐杜氏。”

    “后周成王把唐国灭了,把自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