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隐士大风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部分 7、商山四皓,皇帝家的那点烦心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老先生骨头软,经不起戚夫人的枕头风,改立太子的想法只是暂时偃旗息鼓,一旦刘邦先生下定决心,恐怕朝臣的反对亦属无效。

    不过,刘邦先生对改立太子一事的搁置,给了吕后以及太子刘盈先生反击的机会和时间。吕后是一个令刘邦先生畏惧的角色,不但城府深,而且手段狠,汉初的功臣大都栽在她的手里,势单力薄的戚夫人怎么会是她的对手?

    刘邦先生将改立太子的事情在朝堂上公开化以后,吕后就找来自家兄弟建成侯吕泽先生商量对策。吕泽先生也不知计将安出。最后姐弟无奈决定劫持张良先生,逼着他给出主意。之所以采取劫持的方式,大概意在如果张良不拿主意,便跟他玉石俱焚。

    吕泽先生对遭到劫持的张良先生说:“你身为皇帝的智囊,皇帝要改立太子,你觉得你能置身事外吗?如果改立成功,你还能像以往一样高枕无忧吗?”

    张良先生无奈的摇着头,说:“当初皇帝能听我的,是因为在战乱中,在困苦无奈的情况下,皇帝才不得不听我的。而现在情形变了,天下已定,全国统一,皇帝出于私心要更换太子,乃是他们刘家的私事,我作为外人根本插不上嘴,纵然有一百个张良,也无能为力。”

    吕泽先生威胁说:“今天既然敢劫持先生,就没打算有所善终,希望先生勉为其难,保全皇后母子二人!”

    张良先生一看,今天不出主意恐怕难以过关,于是出于不得已才说:“这种事光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劝谏不管用。我亲自出马也无济于事,这样吧,我向你们另荐别人。想当初皇帝初登大宝的时候,自以为全天下的人都会给他拍马屁,可是偏偏有四个老头不买账,他们对皇帝那种流里流气的性格和态度甚为厌恶。皇帝也曾找过他们数载,但却从未找到,因为他们宁愿躲进深山,也不愿出来为皇帝效劳。正因为如此,皇帝反而越发敬重他们。如果太子阁下能请他们出山到东宫作宾客,随太子阁下出入皇宫,皇帝知道缘由后,一定会改变皇帝更换太子的想法。”

    于是,吕泽先生恳请张良先生先行修书一封,寄给隐居商山的老哥四个。然后命人带着名贵的宝物以及太子本人的亲笔信,去请商山四皓下山。

    初次交锋

    张良先生在邀请商山四皓出山的书信中以晚辈自居,态度谦恭有礼,言辞和顺温文,又兼有其师黄石公与四皓的深厚交情,四皓难以推辞;太子在信中也推心置腹,以天下人的利益相邀四皓出山平息风波。

    四皓一寻思也有道理,倘若刘盈先生被废,戚夫人的阴谋得逞,国家的根本受到破坏,不但朝中大臣失望至极,怨声载道,恐怕别有居心的谋乱分子也会浑水摸鱼,刚平定的天下就会重新陷入浩劫。为天下苍生计,四皓决定出山相助。

    在奔往都城长安的路上,老哥四个争论不休。这场关于质疑和反省的争论是由东园公先生发起的。

    东园公先生说:“这次我们出山乃是情非得已。先是张良小娃致书邀请,后太子亲自下书,态度谦卑,不谈他们家的烦恼私事,也不谈自己岌岌可危的处境,只说是为了天下百姓苍生计,使我们没有反驳的余地,无论从友情还是道义,我们都义不容辞。”

    角里先生却一脸愕然,连连叹息,说:“兄长之言不敢苟同。我们四人既已隐居江湖,就再没有过问庙堂之事的道理,宫廷斗争向来残酷,我们此次下山不仅违背初衷,恐怕也会凶多吉少。况且当今皇帝搜寻我等长达几年,我们躲了又躲,坚辞不就,现在反而辅佐太子,传出去我等岂不被世人耻笑?”

    “正是,正是!”绮里季先生和夏黄公先生也随声附和。东园公先生面临兄弟的质疑,进一步说:“可还记得张良小娃来信的前几天,我们收到吴王刘濞的来信,也是请我们下山辅佐的。此人是当今皇帝的侄儿,此人心怀鬼胎,轻佻阴险,将来必生活乱,那时候天下苍生就必然遭殃。而当今太子敦厚善良,绝不能废,如果废掉,国之不幸亦民之不幸!”

    夏黄公先生精通天文术数,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说:“我想起来了,你们还记得我曾于清明时节夜观天象,看见东南方向群星晦暗不明,兆在三十年后的一场兵祸,其方向正是吴国的分野,莫非预示吴王刘濞谋反?”

    其他三人都点头称是。角里先生如释重负,态度急遽转变,说:“如此说来,我们须尽快赶到长安,制止易储风波。倘若当今皇帝逆天而行,决意废长立幼,那样的话赵王刘如意名不正言不顺必会遭到天下人的诽谤,吴王刘濞就会趁势而起,将天下闹得乌七八糟,最后受害至深的还是老百姓。我们此行意义非常哩!”

    东园公先生一看角里先生参悟了其中的道理,当下也觉得神清气爽。

    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的绮里季先生这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说:“我担心的是,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岂不闻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当今皇帝和皇后一贯作风,我们帮助吕后母子渡过难关,又有谁担保我们不被吕后过河拆桥呢?况且吕后为人阴鸷凶险,将来得势以后,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