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亡天,我自己的神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圣域风云 第十五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雁门关城头的号角响起,城上落下一堆灰瓶,弥漫的灰尘将鏖战当中的双方人员的眼睛迷住,姜维等人立刻用力掷出手中长枪,然后原地趴下。城门中传来无数的机簧声,弩箭暴雨般的飞出,几乎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密度。行天龙卒对付骑兵的最厉害的武器诸葛连弩终于发挥了威力。异人谷汇集了天下在各个方面最有能力的人才,公输子南的长辈是著名的巧匠公输班的后代,在他们的帮助下,诸葛亮制造出来了诸葛连弩这种拥有毁灭性威力的武器。不需要人力拉动,凭借构造精巧的机簧,每架诸葛连弩可以迅速连续发射十支弩箭,射速极快的弩箭可以轻易射穿人的身体,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再次上好弩箭需要比一般的弩长数倍的时间。但是现在这么问题根本影响不到华龙军的作战。能够同时并行十匹马的城门前,五十个龙卒神射营的军士排成两排,前跪后立,几乎同时射出五百支弩箭,然后迅速向两旁闪开,后面等待的同伴立刻补上了他们的位置。还陷在灰瓶引起的混乱当中的沙驼骑兵好象被风吹过的麦田,不管是人是马都浑身插满了箭只倒在了地上。三百名神射营军士的攒射,立刻在城门前清理出了长约百步的无人区。

    怒吼声中,河北袁家威镇天下的战车队出动了。最前面的是几辆几乎完全被铁甲覆盖的破阵车,拉车的四马也是全身铁甲,以武勇著称的袁家三子袁尚全身披挂,手中横握铁槊,威风凛凛地站在打头的车上向着沙驼骑兵冲了过去。在他后面,是体积小了不少,没有厚重装甲的双马战车,除了御手,每车可容纳四名手持长兵器的战士。虽然主将身亡,但是悍勇的沙驼战士并没有四散逃窜,而是凭着战士的天性选择了战斗,挥舞着弯刀,冒着城头雨点般的箭矢,义无返顾地向着袁家战车冲了过来。仆一接触,袁家战车就显示出了强大的攻击力,沙驼人的冲击几乎都没有造成车队的丝毫迟缓。袁尚的破阵车第一个冲入了沙驼人当中,铁槊左右开弓,将身边的几个沙驼人打的脑浆迸裂。战车两侧的车轴处横向伸出的两锋利刃,将所有冲过车旁的沙驼人连同他们的战马齐腿斩断。车上袁家战士的长兵器同时也在沙驼人中掀起了一番血雨。五十辆战车如同扑入羊群的恶狼,轻易将沙驼人从当中分成了两半。

    袁家车队后面,是大群的青狼军铁骑,为首的是西凉大将庞德,落凤刀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他们是驻守雁门关的青狼军主力,足有五万人之多。凭借自己手中的长兵器,青狼军们跟随在主将身后,排着整齐的队形,沿着战车开出来的血路冲过沙驼人的队伍。沿途想要砍向他们的沙驼弯刀被明显占据优势的长兵器轻易格挡开,沙驼人只有为数不多的撒拉丁战士的飞斧可以对他们构成威胁。但是在城头恐怖的蹶张和弓箭手的特意照顾下,不是每个撒拉丁战士在死前都有掷出他们特有武器的机会的。这些青狼军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并没有过多和沙驼人纠缠,在庞德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穿过被撕裂的沙驼战阵,飞速向着远方的圣京疾驰而去。在他们身旁的沙驼战士拼命试图阻止他们,但是失去了发号施令的主将,在长兵和城头弓箭的双重打击下伤亡惨重。

    青狼军的大队虽然全速疾驰,仍然要用至少半个多时辰才能全部冲出。这时,佯败的马超军已经在兜了一个大圈之后转身击溃了追击的沙驼人,杀了回来。五千精骑冲进被分隔在城门北侧的沙驼人当中,展开了血腥的撕杀。青狼军还是分成了无数的小队,凭借手中优势的长兵和相互之间密切娴熟的配合冲散沙驼人,然后各个击破。人数上占不了多大优势的这部分沙驼人在青狼军和弓箭的攻击下,伤亡远远大于对方。

    为了避免误伤自己人,城头上的霹雳车和大部分弓箭手都把攻击目标转向了城门南侧的沙驼人,等袁家的战车队在远处转了个大弯杀过来的时候,这里的沙驼人陷入了绝路。霹雳车投射的碎石一落下,地面上就有一片沙驼人被抹去;密集的箭雨令他们躲无可躲;而袁家的战车更成了他们的噩梦,在平原上没有什么能够挡住这些战车的冲击,绝望的沙驼人纷纷化为车下的血浆肉泥。留在城外的皇甫家的射日军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向着沙驼人射出致命的利箭。相对于火把照耀下的主战场,射日军身处黑暗当中,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击沙驼人,而只有少量沙驼人能够发现他们。那些发现他们踪迹的沙驼人怒火中烧地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魏延和他的滚刀手在黑暗中跳起来,用演练娴熟的地堂刀法剥夺了他们继续奔跑的权利,侥幸冲过的沙驼人面对射日军的神箭手,也只有中箭落马的命运。

    战争的天平在雁门关已经彻底倒向了华龙军一方。当庞德规模庞大的骑兵队全部从关内冲出之后,在他们后面杀出来的马岱率领的青狼军,严纲、赵云的辽东白马军和东吴的飞锤部队加入了战团,彻底奠定了胜局。华龙人将沙驼人完全包围在了雁门关前,知道自己命运的沙驼人不愧是真正的战士,没有一个人投降,在荣誉和生命面前他们都选择了前者。在沙漠部族的信仰当中,战死沙场非但不是悲哀的事情,如果是在和强敌的战斗中阵亡,家属往往还会举行宴会庆典,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死去的战士才能够得到真主的眷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