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比之,岂
可同年而语。其于陛下,又犹子也,而谥为节愍乎?此又臣所未谕也。
昔项羽之臣丁公,常将危汉高祖,高祖谓之曰:“二贤岂相厄哉!”丁公乃
止。及高祖灭项氏,遂戮丁公以徇,曰:“使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夫戮之,
大义至公也,不私德之,所以诫其后之事君者。今节愍太子之为逆,复非欲保护
陛下,其可褒谥乎?此又臣之所未谕也。
陛下天纵圣哲,所任贤明,以臣至愚,宁可干议?然臣又惟尧、舜,圣君也,
八凯、五臣,良佐也,犹广听刍荛之言者,盖为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
或有一得也。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臣辄缘斯义,敢以陈闻,愿得与
议谥者对议于御前。若臣言非也,甘受谤圣政之罪,赴鼎镬之诛。仍请申明义以
示天下,使臣辈愚惑者咸蒙冰释,则无复异议矣。若所谥未当,奈何施之圣朝,
垂之史册,使后代逆臣贼子因而引譬,资以为辞,是开悖乱之门,岂示将来之法!
伏望改定其谥,务合礼经。其李多祚等罪,请从宥免,不谓为雪,以顺天下之心,
则尽善尽美矣。
书奏,睿宗引凑谓曰:“诚如卿言。事已如此,如何改动?”凑曰:“太子
实行悖逆,不可褒美,请称其行,改谥以一字。多祚等以兵犯君,非曰无罪,只
可云放,不可称雪。”帝然其言。当时执政以制令已行,难于改易,唯多祚等停
赠官而已。
明年春,起金仙、玉真两观,用工巨亿。凑进谏曰:“陛下去夏,以妨农停
两观作,今正农月,翻欲兴功。虽知用公主钱,不出库物,但土木作起,高价雇
人,三辅农人,趋目前之利,舍农受雇,弃本逐末。臣闻一夫不耕,天下有受其
饥者,臣窃恐不可。”帝不应。凑又奏曰:“日阳和布气,万物生育,土木之间,
昆虫无数。此时兴造,伤杀甚多,臣亦恐非仁圣本旨。”睿宗方纳其言,令在外
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谓凑曰:“公敢言此,大是难事。”凑曰:“叨食
厚禄,死且不辞,况在明时,必知不死。”寻出为陕州刺史,无几,转汝州刺史。
开元二年夏,敕靖陵建碑,征料夫匠。凑以自古园陵无建碑之礼,又时正旱俭,
不可兴功,飞表极谏,工役乃止。寻迁岐州剌史。
四年,入为将作大匠。时有敕复孝敬庙为义宗,凑上书曰:
臣闻王者制礼,是曰规模,规模之兴,实由师古。师古之道,必也正名,名
之与实,故当相副。其在宗庙,礼之大者,岂可失哉!礼,祖有功而宗有德,祖
宗之庙,百代不毁。故殷太甲为太宗,太戊曰中宗,武丁曰高宗;周宗文王、武
王;汉则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其后代有称宗者,皆以方制海内,德泽可宗,
列于昭穆,期于不毁。称宗之义,不亦大乎!伏惟孝敬皇帝位止东宫,未尝南面,
圣道诚冠于储副,德教不被于寰瀛,立庙称宗,恐非合礼。况别起寝庙,不入昭
穆,稽诸祀典,何义称宗?而庙号义宗,称之万代,以臣庸识,窃谓不可。陛下
率循典礼,以辟大猷,有司所议,以致此失,或亏尽善,岂不惜哉!望更详议,
务合于礼。
于是敕太常议,遂停义宗之号。
凑前后上书论时政得失,多见采纳。再迁河南尹,累封彭城郡公。以公事左
授杭州刺史,转汾州刺史。十年,拜太原尹兼节度支度营田大使。其年卒官,年
六十五。赠幽州都督,谥曰文。子见素,自有传。凑从子虚心。
虚心父维,少习儒业,博涉文史,举进士。自大理丞累至户部郎中,善于剖
判,时员外郎宋之问工于诗,时人以为户部有二妙。终于左庶子。虚心举孝廉,
为官严整,累至大理丞、侍御史。神龙年,推按大狱,时仆射窦怀贞、侍中刘幽
求意欲宽假,虚心坚执法令,有不可夺之志。景龙中,西域羌胡背叛,时并擒获,
有敕尽欲诛之。虚心论奏,但罪元首,其所全者千馀人。虚心有孝行,及丁父忧,
哀毁过礼,须鬓尽白,朝廷深所嗟尚。后迁御史中丞、左右丞、兵部侍郎、荆扬
潞长史兼采访使,所在官吏振肃,威令甚举,中外以为标准。历户部尚书、东京
留守,卒,年六十七。
季弟虚舟,亦以举孝廉,自御史累至户部、司勋、左司郎中,历荆州长史,
洪、魏州刺史兼采访使,多著能政。入为刑部侍郎,终大理卿。家有礼则,父子
兄弟更践郎署,时称“郎官家”。
韩思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