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旧唐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四十 志第二十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地理三

    ○淮南道六江南道七陇右道八

    淮南道

    扬州大都督府隋江都郡。武德三年,杜伏威归国,于润州江宁县置扬州,

    以隋江都郡为兖州,置东南道行台。七年,改兖州为邗州。九年,省江宁县之扬

    州,改邗州为扬州。置大都督,督扬、和、滁、楚、舒、庐、寿七州。贞观十年,

    改大都督为都督,督扬、滁、常、润、和、宣、歙七州。龙朔二年,升为大都督

    府。天宝元年,改为广陵郡,依旧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扬州。自后置淮南

    节度使,亲王为都督,领使;长史为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恒以此为治所。旧

    领县四:江都、六合、海陵、高邮、户二万三千一百九十九,口九万四千三百四

    十七。天宝领县七,户七万七千一百五,口四十六万七千八百五十七。在京师东

    南二千七百五十三里,至东都一千七百四十九里。

    江都汉县,属广陵国。隋为江都郡。武德三年,改为兖州,七年改为邗州,

    九年改为扬州都督府,皆以江都为治所

    江阳贞观十八年,分江都县置,在郭下,与江都分理

    六合汉堂邑县,属临淮郡。晋置秦郡,北齐为秦州,后周为方州,隋改为

    兖州。武德七年,复为方州,置六合县。又分六合置石梁县。贞观元年,省方州,

    并石梁入六合,属扬州。

    海陵汉县,属临淮郡。至隋,属南衮州。武德二年,属扬州,景龙二年,

    分置海安县。开元十年省,并入海陵

    高邮汉县,属广陵国,至隋不改。武德二年,属兖州。州改,仍旧

    扬子永淳元年,分江都县置

    天长天宝元年,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天宝七载,改为天

    长。

    楚州中隋江都郡之山阳县。武德四年,臧君相归附,立为东楚州,领山阳、

    安且、盐城三县。八年,废西楚州,以盱眙来属,仍去“东”字。天宝元年,改

    为淮阴郡。乾元元年,复为楚州。旧领县四,户三千三百五十七。口一万六千二

    百六十二。天宝领县五,户二万六千六十二,口十五万三千。在京师西南二千五

    百一里,至东都一千六百六十里。

    山阳汉射阳县地,属临淮郡。晋置山阳郡,改为山阳县。武德四年,置东

    楚州。八年,去“东”字,治于此县。县东南有射阳湖

    盐城汉盐渎县地,属临淮郡。久无城邑,隋末,韦彻于此置射州,立射阳、

    安乐、新安三县。武德四年归国,因而不改。七年,废射州及三县,置盐城县于

    废射州,仍属楚州

    盱眙汉县,属临淮郡。武德四年,置西楚州。置总管,管东楚、西楚。领

    盱眙一县。八年,废西楚州,以盱眙属楚州。宝应汉平安县,属广陵国。武德

    四年,置仓州,领安宜一县。七年,州废,县属楚州。肃宗上元三年建巳月,于

    此县得定国宝十三枚,因改元宝应,仍改安宜为宝应

    淮阴乾封二年,分山阳县置于隋旧废县。

    滁州下隋江都之清流县。武德三年,杜伏威归国,置滁州,又以扬州之全

    椒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永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滁州。旧领县二,户四千六百

    八十九,口二万一千五百三十五。天宝领县三,户二万六千四百八十六,口十五

    万二千三百七十四。在京师东南二千五百六十四里,至东都一千七百四十六里。

    清流汉全椒县地,属九江郡。梁置南谯州,居桑根山之朝阳,在今县西南

    八十里南谯州故城是也。北齐自南谯故城经治于此新昌郡城,今州治是也。隋改

    南谯为滁州,后废。武德三年复置,皆治于清流县

    全椒汉旧县名。梁北谯郡,又改为临滁郡。隋改为滁县,炀帝复为全椒。

    永阳景龙二年,分清流县置。

    和州隋历阳郡。武德三年,杜伏威归国,改为和州。天宝元年,改为历阳

    郡。乾元元年,复为和州。旧领县二,户五千七百三十,口三万三千四百一。天

    宝领县三,户二万四千七百九十四,口十二万一千一十三。在京师东南二千六百

    八十三里,至东都一千八百一十一里。

    历阳汉县,属九江郡。东晋置历阳郡。宋为南豫州,北齐置和州。隋为历

    阳郡。国初,复为和州。皆治此县

    乌江汉东城县之乌江亭,属九江郡。北齐为密江郡,陈为临江郡,后周为

    问江郡,隋为乌江郡,县皆治此

    含山武德六年置,八年废。长安四年复,为武寿县。神龙元年,复为含山。

    濠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