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改名全忠县。天宝元年,改为容城
遂城汉北新城县,属中山国。后魏改为新昌,隋末为遂城
涞水汉乃县,属涿郡。隋属上谷郡
满城汉北平县地,后魏置永乐县,隋不改。天宝元年,改为满城。五回开
元二十三年,剌史卢晖奏分易县置城于五回山下,因名之。二十四年,迁于五公
城。晖又奏置楼亭、板城二县。天宝后废。
瀛州上隋河间郡。武德四年,讨平窦建德,改为瀛州,领河间、乐寿、景
城、文安、束城、丰利六县,五年,又置武垣、任丘二县。贞观元年,省丰利入
文安,省武垣入河间,割蒲州之高阳、鄚,故景州之平舒,故蠡州之博野、清
苑五县来。又以景城属沧州。景云二年,割鄚、任丘、文安、清苑四县属靺州。
天宝元年,改为河间郡。乾元元年,复为瀛州。旧领县十:河间、高阳、乐寿、
博野、清苑、靺、任丘、文安、平舒、束城。景云二年,分靺、文安、任丘、清
苑置靺州。大历后,割博野、乐寿隶深州。旧户三万五千六百五,口十六万四千。
天宝领县六,户九万八千一十八,口六十六万三千一百七十一。今领县五。在京
师东北二千二百里,至东都一千三百二里。
河间汉州乡县地,属涿郡。隋为河间县
高阳汉县,属涿郡。隋旧。武德四年,于县置蒲州,领高阳、博野、清苑
三县,属蠡州。八年,二县又割属蒲州。九年,复隶蠡州。贞观元年,废蒲州,
以靺、高阳二县属瀛州
平舒汉东平舒县,属渤海郡。后去“东”字,隋不改。武德四年,属景州,
贞观元年,属瀛州
束城汉束州县,属渤海郡。隋曰束城,属河间郡
景城汉县,属渤海郡。武德四年,属瀛州。贞观元年,属沧州。大中后,
割属瀛州。
莫州上本瀛州之鄚县。景云二年,于县置鄚州,割瀛州之鄚、任丘、
文安、清苑,幽州之归义等五县属之。其年,归义复还幽州。开元十三年,以
“鄚”字类“郑”字,改为莫。天宝元年,改为文安郡。乾元元年,复为莫州。
管县六:莫、文安、任丘、清苑、长丰、唐兴。天宝领县六,户五万三千四百九
十三,口三十三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去京师二千三百一十里,至东都一千四百三
十里。
莫汉县,属涿郡,至隋不改。武德四年,属蒲州。贞观元年,改属瀛州。
景云二年,割属莫州
清苑汉乐乡县,属信都国。隋为清苑。武德四年,属蒲州,贞观元年,改
属瀛州。景云二年,属莫州
文安汉县,属渤海郡,至隋不改,故城在今县东北。旧属瀛州,景云二年
来属
任丘隋县,后废,武德五年,分莫县复置
长丰开元十九年,分文安、任丘二县置
唐兴如意元年,分河间县置武昌县,属瀛州。长安四年,改属易州。其年,
还隶瀛州。神龙元年,改为唐兴县。景云二年,改属莫州。
幽州大都督府隋为涿郡。武德元年,改为幽州总管府,管幽、易、平、檀、
燕、北燕、营、辽等八州。幽州领蓟、良乡、潞、涿、固安、雍奴、安次、昌平
等八县。二年,又分潞县置玄州,领一县,隶总管。四年,窦建德平,固安县属
北义州。六年,改总管为大总管,管三十九州。七年,改为大都督府,又改涿县
为范阳。九年,改大都督为都督。幽、易、景、瀛、东盐、沧、蒲、蠡、北义、
燕、营、辽、平、檀、玄、北燕等十七州。贞观元年,废玄州,以渔阳、潞二县
来属。又废北义州,以固安来属。八年,又置归义县。都督幽、易、燕、北燕、
平、檀六州。乾封三年,置无终县。如意元年,分置武隆县。景龙三年,分置三
河县。开元十三年,升为大都督府。十八年,割渔阳、玉田、三河置蓟州。天宝
元年,改范阳郡。属范阳、上谷、妫川、密云、归德、渔阳、顺义、归化八郡。
乾元元年,复为幽州。旧领县十:蓟、潞、雍奴、渔阳、良乡、固安、昌平、范
阳、归义也。户二万一千六百九十八,口十万二千七十九。天宝,县十,户六万
七千二百四十二,口十七万一千三百一十二。今领县九。在京师东北二千五百二
十里,至东都一千六百里。
蓟州所治。古之燕国都。汉为蓟县,属广阳国。晋置幽州,慕容隽称燕,
皆治于此。自晋至隋,幽州刺史皆以蓟为治所
幽都管郭下西界,与蓟分理。建中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