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二年,还深州
安平汉县,属涿郡。武德初,置深州,以县属。十七年,州废,属定州。
先天二年,来属
武强汉武隧县,属河间国。晋改为武强。武德四年,属冀州。贞观元年,
属深州
博野汉蠡吾县,属涿郡。后汉分置博陵县,后魏改为博野。武德五年,置
蠡州,领博野、清苑,割定州之义丰三县。八年,州废,三县各还本属。九年,
复立蠡州,领博野、清苑二县。贞观元年,废蠡州,博野、清苑属瀛州。永泰中,
属深州
乐寿汉乐成县,属河间国。城在今县东南十六里。后魏移县东北,近古乐
寿亭,因改为乐寿。隋属河间郡。永泰中,割属深州。
沧州上汉渤海郡,隋因之。武德元年,改为沧州,领清池、饶安、无棣三
县,治清池。其年,移治饶安。四年,平窦建德,分饶安置鬲津县。五年,以清
池属东盐州。六年,以观州胡苏县来属,州仍徙治之。其年,又省棣州,以滴河、
厌次、阳信、乐陵四县来属。贞观元年,以瀛州之景城,废景州之长芦、南皮、
鲁城三县,废东盐州之盐山、清池二县,并来属。又以滴河、厌次二县属德州,
以胡苏属观州,仍移治于清池。又省鬲津入乐陵,省无棣入阳信。八年,复置无
棣县。十七年,以废观州之弓高、东光、胡苏来属。割阳信属棣州。天宝元年,
改为景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沧州。旧领县十,户二万五十二,口九万五千七百
九十六。天宝领县十一,户十二万四千二十四,口八十二万五千七百五。在京师
东北二千二百一十八里,去东都一千三百八十二里。
清池汉浮阳县,渤海郡所治。隋改为清池县,治郭下。武德四年,属景州。
五年,改属东盐州。贞观元年,改属沧州
盐山汉高城,古县在南。隋改为盐山。武德四年,置东盐州,领县一。五
年,又割景州之清池来属,仍置浮水县。贞观元年,省东盐州及浮水县,以清池
属沧州
南皮汉县,属渤海郡。至隋不改。武德四年,属景州。贞观元年,改属沧
州。
长芦汉参户县,属渤海郡。后周改为长芦。武德四年,割沧州之清池、南
皮二县,瀛州之鲁城、平舒、长芦三县,于此置景州。其年,陷刘黑闼。五年,
贼平,置景州总管府,管沧、瀛、东盐、景四州。又分清池县属东盐州。贞观元
年,废景州,以平舒属瀛州,南皮、鲁城、长芦三县属沧州。旧治永济河西,开
元十六年,移于今治。
乐陵汉旧县,属平原郡。隋不改。武德四年,属棣州。六年,省棣州,以
县属沧州。
饶安汉千童县,属渤海郡。后汉改为饶安,隋因之。武德元年,移治故千
童城,仍移州治于此。六年,州移治胡苏。贞观十二年,移县治故浮水城。
无棣汉阳信县,属渤海郡。改为无棣。贞观元年,并入阳信。八年,复置。
大和二年,属棣州,又复还沧州。
临津汉东光县地。隋于故胡苏亭置胡苏县。武德四年,属观州。贞观十七
年,属沧州。天宝元年,改为临津。
乾符隋鲁城县。武德四年,属景州。贞观元年,改属沧州。乾符年,改为
乾符。
景州汉鬲县地,属平原郡。隋置弓高县,属渤海郡。武德四年,于县置观
州,领弓高、蓚、阜城、东光、安陵、胡苏、观津七县。六年,以胡苏属沧州。
贞观元年,省观津县,复以胡苏来属。十七年,废观州,以东光、胡苏属沧州,
蓚县、安陵属德州,阜城属冀州。贞观二年,又于弓高县置景州,又以弓高、东
光、胡苏来属。长庆元年,废景州,四县亦还本属。二年,复于弓高置景州。大
和四年废,县属沧州。景福元年,复于弓高置景州,管东光、安陵三县。天祐五
年,移州治于东光县。领县六,户一万一千三,口五万七千五百三十二。在京师
东北二千九百里,至东都一千三百里。
弓高汉鬲县,属平原郡。隋置弓高县,后于县治置观州、景州。兴替不常,
事在《州说》中
东光汉县,属渤海郡。历代不改
安陵隋宣府镇。武德四年,置安陵县,属观州。贞观十七年,废观州,改
属德州。永徽二年,移治白社桥。景福元年,改属景州。
德州汉平原郡。隋置德州,又为平原郡。武德四年,平窦建德后,置德州,
领安德、般、平原、长河、将陵、平昌六县。其年,置总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