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旧唐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十八 志第十八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置柏崖、大基二县。其年,省柏崖县。上

    元元年,复置缑氏县。永淳元年,复置嵩阳县。光宅元年,改东都为神都。垂拱

    四年,置永昌县。载初元年,置武临县。天授元年,置武泰县,寻废。仍改郑州

    之荥阳、武泰来属。三年,置来廷县。神龙元年,改神都复为东都;废永昌、来

    廷三县;改武泰、荥阳还郑州。先天元年,置伊阙县。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

    府。二十二年,置河阴县。天宝元年,改东都为东京也。天宝,领县二十六,户

    十九万四千七百四十六,口一百一十八万三千九十三。在西京之东八百五十里。

    河南隋旧。武德四年,权治司隶台。贞观元年,移治所于大理寺。贞观二

    年,徙理金墉城。六年,移治都内之毓德坊。垂拱四年,分河南、洛阳置永昌县,

    治于都内之道德坊。永昌元年,改河南为合宫县。神龙元年,复为河南县,废永

    昌县。三年,复为合宫县。景龙元年,复为河南县

    洛阳隋旧。武德四年,权治大理寺。贞观元年,徙治金墉城。六年,移治

    都内之毓德坊。垂拱四年,分置永昌县。天授三年,又分置来廷县,治于都内之

    从善坊。龙朔元年,废来廷县。神龙二年十一月,改洛阳为永昌县。唐隆元年七

    月,复为洛阳

    偃师隋县

    巩隋县

    缑氏隋县。贞观十八年省。上元二年七月复置,管孝敬陵,旧县治西北涧

    南。上元中,复置治所于通谷北,今治是

    告成隋阳城县。武德四年,割阳城、嵩阳、阳翟置康城县,又置嵩州,治

    阳城。贞观元年,割阳翟隶许州。三年,省嵩州及康城县,以阳城、嵩阳属洛州。

    登封元年,将有事嵩山,改为告成县

    登封隋嵩阳县。贞观十七年省。永淳元年七月,复置。二年,又废。光宅

    元年,又置。登封元年十二月,改为登封县。神龙元年二月,改为嵩阳。二年十

    一月,复为登封

    陆浑隋县

    伊阙隋县

    伊阳先天元年十二月,割陆浑县置

    寿安隋县。义宁元年,移治九曲城,属熊州。贞观七年,移今治,属洛州。

    长安四年,立兴泰宫,分置兴泰县。神龙元年废,并入寿安

    新安隋县。义宁二年,置新安郡。武德元年,改为谷州,领新安、渑池、

    东垣三县。四年,省东垣入新安。贞观元年,移谷州治渑池,新安移入废州城,

    改属洛州。显庆二年十二月,废谷州,以福昌、新安、渑池、永宁,并怀州之河

    阳、济源、温、王屋,郑州氾水,并隶洛州

    福昌隋宜阳县。义宁二年,置宜阳郡,领宜阳、渑池、永宁三县;又于新

    安县置新安郡,领新安一县。武德元年,改宜阳郡为熊州,新安为谷州,割熊州

    之渑池又置东垣县属之,仍改熊州之宜阳为福昌县。三年,割熊州永宁置函州。

    四年,省东垣县。八年,废函州,复以永宁属熊州。贞观元年,省熊州,以永宁

    属谷州,寿安属洛州。显庆二年,废谷州,福昌隶洛州也

    渑池隋旧,治大坞城。贞观元年,移谷州治所于此,领福昌、渑池、永宁

    三县。三年,县南移于双桥。其年,谷州又移治双桥。六年,又移理于福昌。显

    庆二年十二月,废谷州,渑池隶洛州

    长水隋长泽县。义宁元年,改为长水。武德元年,属虢州。贞观元年,属

    谷州。显庆二年,隶洛州

    永宁隋熊耳县所治。义宁二年,置永宁县,治永固城,属宜阳郡。武德元

    年,改属熊州。三年,移治同轨城,改属函州。八年,复属熊州。贞观元年,改

    属谷州。十四年,移于今所。十七年,移治鹿桥。显庆元年,谷州废,改隶洛州

    密隋县。武德三年,置密州。四年废,县属郑州。龙朔二年,割属洛州

    河清咸亨四年,分河南、洛阳、新安、王屋、济源、河阳置大基县。先天

    元年,改为河清

    颍阳载初元年,析河南、伊阙、嵩阳三县置武临县。开元十五年,改为颍

    阳。

    河阳氾水温河阴已上县会昌三年割属孟州,阳翟还许州,济源还怀州,

    王屋还怀州。

    孟州上本河南府之河阳县,本属怀州。显庆二年,割属河南府。以城临大

    河,长桥架水,古称设险。乾元中,史思明再陷洛阳,太尉李光弼以重兵守河阳。

    及雍王平贼,留观军容使鱼朝恩守河阳,乃以河南府之河阳、河清、济源、温四

    县租税入河阳三城使。河南尹但总领其县额。寻又以氾水军赋隶之。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