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漫长的五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00 272章 文攻武斗(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回说到小鬼子河边参谋长出上联,他张口说道: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这个上联一出,大家才知道要对上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是一个汉字的拆字联,而且河边把小日本好战侵略的气焰十分骄狂嚣张的心态表露无遗。我大日本皇军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马,使用的是强弓(先进武器),文也不简单,无论琴棋画、诗词歌赋,光是大王级别的就有八个(泛指不少),那是盖世无双,节外之意,大日本皇军单戈独战即可踏平中国

    周大少团长的身边哥子弟兄们一下子全盯着周大少团长,几个西方战地记者也紧张起来了,知道小日本人给周大少团长出了个很难的题目。

    听完小日本人出的上联,周大少团长一脸如有所知的表情,

    “咦,好熟老子在哪里见过这幅上联的啊?”

    脑袋里飞速转动了起来。一步,二步,三步,周大少团长一边在脑袋里飞速思考着,努力回忆着,脚下不禁踱起步子来。

    看着他的样子,李航瑞政委等十几个人不禁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别对不上来了哈。这个可不像刚才写法时还可以玩个“李代桃僵”,这个对对子可糊弄不了人的,对的上就对的上,对不上那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就在周大少团长踱到十来步的时候,周大少团长突然拍了自己的脑袋瓜子一下子,终于是想起来了,在《清史裨记》里就有这幅拆字联嘛说的是中日甲午海战之前,为避免日本与清朝在朝鲜发生冲突,大清派出了一个使节出使日本谋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这个拆字上联正是当时小日本人专门精心准备的,用来奚落嘲笑汉字起源地的堂堂中国,到了满清现在竟然沦落到向日本乞求和平的境地。

    只见周大少团长停下踱步,朗声道:

    “听好了哈,我的下联是:

    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好好啊”

    中国人全部应声脱口叫起好来了。

    周大少团长的下联也是拆字联,不仅对仗非常工整,而且与小鬼子出得上联正好形成了针锋相对之势:

    你们小鬼子骑奇马,张长弓,其实就是一伙来偷窃咱堂堂中华龙衣的倭寇强盗;琴瑟琵琶所谓的八大王,正如魑魅魍魉四个小鬼;并肩居头上,想得美,那是屈膝跪身旁;你小鬼子敢有胆子单戈独战侵略中华,老子我就合手擒拿消灭(其实,这就是现在中国人一般称小日本人为小鬼子的起源哟。明清四百多年,小日本海盗就一直祸害中国,那在中国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因为其矮小丑陋,中国人当时都称呼日本人为倭寇。而从这以后,就称呼小日本人为小鬼子、小日本鬼子。特别是在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那对中国军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更是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怒和仇恨,从此,小日本鬼子、小鬼子的称呼传遍中华大地)

    随着中国人一片欢呼叫好,小日本人也不甘地蠢蠢欲动,场内一时间有些乱。空气骤然紧张起来,双方如临大敌颇有一触即发的情形。

    这个时候,朝香宫鸠彦王中将见势不对,急忙开口(再不开口,双方下面互不服气的军官们忍不住火气动起手来,那双方暗地准备的虎视眈眈瞄着这片会晤地的数百支枪炮,不把在场的这几十个中日双方的军官们全部都打成筛筛啊?)再次强调了中日不应该因为一些误会就兵戈相见,还是应该亲善友好,共同谋求东亚的和平发展,造福于双方人民。并提议,我们都是军人,不比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了,我们就来比比军人的真本事。

    好啊,奉陪到底周大少团长可不怵,老子打架打枪可比拿笔强多了。

    朝香宫鸠彦王中将身边的一个大队长松岛桃太郎少佐先跳了出来,拔出佐官刀要给人们展示日本的刀术,就在场子中间舞起刀来了。

    舞就舞呗,但极没有教养,其劈啊、刺啊的动作总是指着对面坐着的周大少团长和川军独立旅的中国军官们,显得挑衅劲十足,典型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可是把周大少团长身边的这一帮子哥子弟兄们给气坏了,血往上涌,个个义愤填膺,气氛又有些紧张起来。

    “大爷的,小鬼子欺负老子中华无人哈?”周大少团长的结拜的十七个哥子之一:大学生军训团的刀术教官西北军29路军的参加过33年长城抗战的董远志营长立马跳进场子。

    一把拔出背上时刻不离的鬼头厚背大刀,沾过小鬼子血的鬼头厚背大刀那是雪亮渗人,一股杀气油然而生。

    董远志一个北方大汉,一舞起大刀那是呼呼作响,刀花翻飞,好一个人是龙、刀带风,舞得虎虎生威

    这一幕顿时使在座的不少小鬼子军官们勾起了33年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的那恐怖的大刀阵的可怕回忆,背脊上涌上冷汗

    说句老实话哈,源远流长的咱中国武术、刀术等,岂是晓得些皮毛的小鬼子所能比及的。(非常可惜很多中华武术瑰宝失传了,真是令人扼腕叹息不已)气焰嚣张的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