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当日军华中方面军的九个多师团、支队各部二十余万人纷纷进抵苏州嘉兴一线以东的原作战限制线以后。华中方面军总司令长官松井石根大将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地举动,他置日军统帅部的命令于不顾,下令继续向西挺进,攻占南京
松井石根大将的脑袋已经被淞沪会战大胜中**队的骄人战绩冲昏了,这个骄横的华中方面军的日军统帅不可一世,此时他要让日军统帅部和整个世界都大吃一惊。
松井石根对师团、支队的将军们大吼道:
“继续向西,进攻进攻把大日本帝国的旗帜插上敌国的都城,让日出之国的光芒遮住这腐朽的支那的没落你们诸君都将是留名青史的帝国勇士”
松井石根大将将在外有所不受,命令部队乘中**队大溃退的混乱之良机,继续向西追击,直逼南京。届时他要亲率二十余万的大军把膏药旗一直插到敌国的首都南京高高的城头上,那个时候没人会责怪他的,全日本都会为他这个战神而骄傲的
11月20日,日军参谋本部接到了华中方面军的关于决定继续向西追击直下南京的报告后非常震惊。日军有两个特点:绝对的服从和绝对的自信,偏偏日本陆军屡屡上演以下克上的好戏,最终还往往得逞,典型的成了爱闹的孩子吃奶多。
本来那按日军军法,胆敢违反军令那是罪无可赦的,只有死路一条。松井石根大将作为一方统帅,公然违反军令又该当何罪呢?结果更加出人意料,日本参谋本部不但没有丝毫的指责,反而迅速认可了松井石根大将的决定。
原来,日本参谋本部在最先制定华中淞沪会战时,也没有想到战局进度如此顺利,战果如此辉煌。到中**队大溃退,前线日军主力部队未经较大战斗即进抵苏州嘉兴一线的时候。这些一天把孙子兵法挂在嘴边的日军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军官们当然明白:擒贼擒王和一鼓作气势如虎对于战争胜败所起的关键作用。
何况日本侵华战争的初衷就是希望速战速决,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就一举消灭中**队的主力,逼迫民国政府屈服。这个时机就在此时,何乐而不为。于是日军参谋本部随即下达了正式废除原作战地域的规定,以松井石根大将的决定做出了攻占南京的新战役企图。
日军这头疯狂的战争野兽张牙舞爪向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扑去。松井石根大将命令华中方面军日军兵分三路,向南京气势汹汹杀奔而来,一路上攻城掠地:冬日里惨谈的太阳下那令人刺目的膏药旗就像一张张的张开的血盆大口,一座又一座中国江南富饶地区的城镇成了这张贪婪血盆大口的猎物。
可以这么说,松井石根大将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确实是出色的。他对“占领敌国都城,迫使中国投降屈服”的日军统帅部的战略企图是心领神会的。他现在的任务,已经不是淞沪会战时的“保护侨民”了,而是秉承天皇和日军统帅部的“挫败敌军战斗意志,获取快速解决中国问题的机会”的旨意。他所部署的几路会攻南京的军事部署,形成了一个大的战略包围圈。九个多师团、支队的二十余万的大军,从四面紧缩包围圈。可以这么说,南京的陷落已经是一个果熟蒂落的事情了。
至此,日军华中方面军开始向苏州嘉兴以西发动新攻势开始,长达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就此结束,进入了南京保卫战的阶段。
淞沪会战从开局我军主动进攻,到日军增援后我军的死守防御。特别是罗店二十多天的血战和大场大捷,中**队都屡有英勇的上佳表现。
但在中后期,日军第十军在杭州湾北岸地区的金山卫一带成功登陆形成了战略夹击包围之势的时候,由于作为第三战区的司令长官的最高领袖优柔寡断、指挥失当而最终演化成兵败如山倒的大溃败的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
不仅仅使王敬久、孙元良、宋希濂等精锐的中央军主力师及胡宗南、薛岳等精锐的兵团损失惨重,更是使两道花费甚巨,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构筑的国防永备工事,由于溃军无心据守而形同虚设。追击的日军几乎没有受到任何迟滞、打击,各路日军最终成了比赛谁跑的更快的一场赛跑比赛式的战斗了。
联想到后来国共决战的时候,老蒋也是兵败如山倒,仿佛一瞬间就从最辉煌的顶端直坠最深的低谷。其实这个阴影在37年的岁末的淞沪会战及南京保卫战就曾经闪现过。在同一个地方屡屡犯下相同的错误,这正是老蒋军事上最拙劣之处。
当然,从战役的角度看无疑淞沪会战是失败了,但战略上老蒋倒是误打误撞不乏收获: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使日军侵华战略转向,其主力被引向了华中江南,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中国战场的泥淖之中。至于那牛皮已经吹的“三个月征服中国”的速战速决的神话的大泡泡早就吹破了。
中**队英勇奋战,迫使日军前后三次增兵,最后多至三十余万人,再加上华北的重兵,东北的关东军,台湾和朝鲜驻屯军等,几乎日本国内兵力抽调一空,只剩下几个师团了。而且日本军部公布:从七七事变爆发,截止到11月,中国战场上日军伤亡超过了十一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