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漫长的五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00 200章分两路急攻的日军之峨口方向(上)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是用了一个大队的兵力,本多政材少将率领的突袭茹越口的日军,就轻松攻取了这个晋绥军34军和中央军刘茂恩15军的结合部,同时也是雁门山与恒山的两山结合处。本多政材预料到晋绥军会匆忙发动逆袭反攻,以夺回这个重要的战略要点,于是本多政材少将布置了一个半口袋阵,占据了茹越口及两侧山地,只放了一面进来的道路。等把阎锡山急令向茹越口发动反攻的方克猷旅(属晋绥军61军)放进来后,就展开了大屠杀!

    佛晓前,方克猷旅三千多官兵正向茹越口前进时,突然遭到了日军预伏的大批部队猛烈地射击,整个旅顿时陷入了一片慌乱。方克猷旅长随即发现茹越口之正面及两侧阵地都已经被日军占领。本多政材少将部署的伏击日军凭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出其不意地发起了攻击。方克猷旅主力被分割成了前、中、后三段,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局面,被日军牢牢压制在茹越口阵地前一带。

    方克猷旅处于日军半包围中形势万分紧迫,两个团长问方旅长道:“是否突围再说?”方克猷旅所属的61军从天镇、阳高一路败退下来,一直士气不高(其军长李服膺因执行那个阎老西的撤退令放弃了阵地被阎锡山当了大同会战计划失败的替罪羔羊被执行了军法),方旅长总是大声鼓励全旅三千多官兵“民族危亡,匹夫有责,有我无敌,誓灭敌虏!”来激励大家。方在每次战斗中,总是亲临一线与手下弟兄们同甘共苦,深受官兵们爱戴。此刻面对身边已经是炮火连天,枪林弹雨,日本兵的闪亮的刺刀已在眼前了,日军发起了总攻击!方克猷知道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讨论突围的问题了,他大吼一声“杀敌人!好男儿,冲上去啊!”抓起身边警卫的大刀,踊身一跃,冲入了逼上来的日军人群中,手持大刀与小鬼子拼杀起来。

    全旅官兵已不足千人,面对着黑压压压迫上来的小鬼子,全奋勇冲杀,几进几退,杀了个昏天黑地,让初生的旭日都黯谈无光。方旅弟兄们已经完全被打乱打散了,弟兄们见自己的官长一个个英勇的倒下,也激起了无畏生死的豪气,被刺中的士兵,凭着最后一口气,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与小鬼子同归于尽;有的大刀都残缺了,就抱住一个小鬼子使劲剁,哪怕身上插上了几把闪亮的刺刀;有的枪支没有了子弹,就抡起当了棍子;有的搬起了石头,拼命砸小鬼子的脑袋;有的用牙齿死死咬住抱在一起的小鬼子的脖子……等到枪声、喊杀声消失的时候,除了最后边的数百人突出了预伏日军的重围以外,旅长方克猷以下三千多官兵全部壮烈殉国!无一人被俘,无一人投降!(其惨烈不亚于松骨峰战斗,向抗战先烈们致以崇高的军礼!)日军也被中**队的英勇牺牲所震撼,收殓了方旅所部官兵们尸骸葬于一处,立“支那战殁将士之墓”碑记之。

    茹越口前没有中**队了,阎锡山能够调动的最近的力量就只剩了正在几十公里外繁峙休整的周大少团长的川军独立旅了!其余的晋绥军所部都有两天以上的距离不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还被雁门关、平型关外的日军的两边牵制动作所迷惑,根本不敢动。是无法也无力反击突入契入点茹越口的大股日军,茹越口失守!板垣征四郎老鬼子的诡计终于得以初步的实现,如再顺势占领繁峙,则直接威胁雁门关、平型关两主防御阵地的侧后,两关的晋绥军主要力量面临被日军夹击的危急局面。

    惊悉反攻茹越口的方克猷旅几乎全军尽墨,仅剩下数百人退往代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西顿时觉得天旋地转,虽然已经向那个川军独立旅发出了急电:要求周大少团长所部尽其可能挡住茹越口南下的日军两天。但到底有多大把握,一个小团的二、三千人再能打,能够挡住一万多精锐的小鬼子的冲击吗(阎锡山此时才从方旅残部获悉了有关突破茹越口日军的情况)?自己想起来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阎司令长官在岭口行营呆不下去了,有气无力的下令,行营南奔五台山的台怀镇,从那里返回太原吧。阎老西骑着小毛驴子走在崎岖的山道上,左右摇晃中这才想起了最高领袖曾经答应自己要派30万中央军入晋支援山西抗战的事情。“冬天穿皮袄,夏天穿布衫,时事变化了啊!”原先的牛皮吹破了,阎老西曾想仅依靠自己的十几万晋绥军和一些老蒋先派来的地方的杂牌军(半嫡系)保住山西(其实还是阎锡山心存幻想,以为他与日本人有默契:你不攻我山西,我就淡心无常抗战。但小日本侵华大战略决定了,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现在一连串的败仗下来他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晋绥军了(山西军是挺能打的,说实在话)。自己的力量靠不住,火烧眉毛之际,阎老西终于活学活用他的阎氏哲学向最高领袖紧急求援:希望中央能够派一个大员来第二战区参与指挥,这样子,到时再败的责任,自然有人来分担了。

    正恨土皇帝阎老西不让自己插手山西的最高领袖也不含糊(他内心巴心不得阎老西吃瘪!所以说中**队将帅异心,能够打胜仗无异于痴人说梦),立马就把当时任湖北省省主席的国民党元老黄劭派来给阎司令长官当了第二战区的副司令长官协助阎老西指挥,并暗示黄劭他要染指山西的底牌。又命令中央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