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由于孙绍并没有建国,所以在身份上双方无法对等,除非孙绍急匆匆的称帝,不过显然这也跟他的想法不一样,所以孙绍见以双方用私下的关系来进行交往,在国书中用私人的称呼来互相表达。反正魏国也算是他个人的(这年头要是有宪法,估计第一条就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天命所归的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不妨碍作为结盟的书信,孙绍也是用个人信用作保说不会对于已经决定的东西加以实质xìng变更,才让辛毗感到比较满意。倒是一路上那个叫做夏侯节的人经常xìng的向孙绍询问一些关于民生以及新城区建设的东西,孙绍觉得这也算是一个他给魏国人灌输自己想法的机会,便是滔滔不绝的讲述起来。使者的随从们也算是听得津津有味,当听到孙绍打算坊市不分,让商业区跟居民区镶嵌起来的时候夏侯节问道“经常xìng的让居民跟上人混迹在一起,难道不会让居民沾染上商人的俗气吗?这样的民众怎么进行道德教化呢?”
孙绍则也是毫不犹豫的说道“城市居民有几个是从事农业的?传统道德更多适合教化农民而不是工商业者吧?市民和农民所需要的品质似乎是不一样的,由其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决定了的。对于这些人就得有一套他们自己的道德,属于他们的规矩建立起来也可以保证他们的良xìng发展。之所以让市场不再有地域限制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可以随时进行商业交易,不论是买还是卖都可以在自己附近就能进行,可以说节省了相当的成本,也是在城市扩张的时候方便百姓的办法。工商业最重视效率和信用,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利润,对于他们来说就算是我不允许这么做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他们也一样会这么做的。所为堵不如疏,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我相信市民会生活得更好,也省下了相当一比维稳的费用。对于工商业者来说他们各人的资产才是生活的最大保证,所他对他们只要按照财产来收税就行了,减少交易税的次数而是按照他们的固有财产进行统一征收,也是让税务部门方便一些。”
当然孙绍敢于当着这些人面前吹牛也是有资本的,南方的世族力量已经被他打击的打击,改编的改编,不可能有能够在民众问题上对抗他的人。而北方则完全不一样,由于大世族控制了数量巨大的人口他们必然是反对人口流动zì yóu化以及照资产收税,类似的改革措施必然会受到重大挫折,也不怕他们照抄。反正有他们用正常手段打压世族的时间,对于孙绍以后接管北方更加有利,而且也算是帮他以后的统治打下基础。而且曹彰也不是傻子,孙绍已经明确的打出了这样的大旗,他要是照抄不说已经晚了一步,而且对于本身因为反对孙绍而团结到他身边的世家大族来说也是一次重要打击,从而产生非常强大的离心力。在这种状况下对于曹彰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强硬到底,用跟孙绍完全不一样的政治态度来进行对抗,从而让他有了将所有的敌人一网打尽的可能。夏侯节则是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的聆听和记述,似乎是打算带回去一样,对于孙绍给出的答案都在非常详细的写在本子上。
“哈哈,你用的是南方制造的纸,这上面还印了商标的····”孙绍身边的几名随从看到对方笔记本上面的商标都笑了出来。孙绍却说道“光能生产不代表你就牛逼了,卖东西不讲技巧一样要亏本。当年韩国号称冶炼水平七国第一,可是自己的军队却往往装备比不上敌人(经常败仗武器被缴了无数,结果其他国家借此研究技术也得到了相当的发展)。魏国可是人口大国,他们在籍人口跟我们总人口差不多,别看他们在某些地方在用我们生产的东西,但是如果有懈怠的话小心咱们都chéng rén家的原料和产品供应者了。”随从们不解其意,但是魏国人却是有那么一点得意的,看上去孙绍就算打了好几个胜仗依然是感到了魏国的强大的。夏侯节却是似乎想到了什么,皱着眉头不说话。
回到府邸里,邓芝跟辛毗等人关系贸易细节的问题依然没有结束,孙绍也干脆跟夏侯节等一批次要人员继续扯淡,不过这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似乎相当的勤学好问,对于很多东西也是相当感兴趣。孙绍之所以一直在认真的回答主要是觉得这个人的名字非常像《三国演义》里面在长坂战役里被张飞一嗓子吼死的那个夏侯杰,每次想到这个问题就非常想笑,但是当着大家的面明显不能做出这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也只好就这么不断地应对对方的问题。这个时候眼见着辛毗似乎是说完了也算是松了口气,也是非常有些感到无语了。
那个小家伙怎么看起来跟从来不知道东西一样拼命地对他问问题,现在已经开始问起来自己的母亲的生活了,虽然说孙绍频频使眼sè让对方不要乱问,不过他只是顿了一下又开始询问对于仆人的待遇问题,弄的孙绍有些无语,虽然说并不关乎国家情报,但是问得如此露骨确实也让人不爽。看到辛毗休息下来赶紧对他说道“佐治先生,你们带过来这么多定金就拿回去好了,既然贷款的事情已经作罢了,那么就不必把这么多财物放我家门口吧?我可不想到时候被人说我接受了你们的一点钱财所以才支持这种和议,之前跟大家解释这件事情已经费了我很大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