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孙绍的野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潜龙勿用 第三百六十九章 急转(上)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洛阳,曹丕这一边也收到了司马懿所上的奏章,说是马上就可以拿下凉州,再等一会儿的好处远大于现在就撤军,如果宽限两个月左右足够他攻陷刘备军最重要的军事基地让他们再无翻身之力。曹丕内心里有些犹豫是否要依照他的建议暂时缓上一缓,反正根据他得到的最新消息孙绍军在迎击部队上去之后就开始后退,而且进军的速度也大大地减缓,zhōng yāng地带(进攻豫州一线的)的部队甚至后撤了,那么就此而言的确这种战术xìng的牵制进攻对于他们而言也没有什么致命的威胁,徐州虽然说丢了一大半地方但是毕竟作为平原地带也容易攻下来,这种易攻难守的地方丢了也不算什么,相反的如果拿下了凉州的话自己这一边是力的增强则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产马之地而且还有大批零散的胡人部落(这种东西分散开来不是威胁而是可以利用消化的对象,面对统一的zhōng yāng政权无疑是肥羊一般的存在),如果控制住了对于以后对南方的战争显然是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

    只是很明显的对方并没有出全力,就这样都让出动了一部分主力的曹魏帝国疲于应对,如果真的全线进攻的话以现在的情况除非彻底放弃北疆防线退到长城之后,把北疆军团的主力都调过来才有机会取得胜利,那样子付出的代价未免大了一些。而按理说过了年孙绍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如果他来指挥部队发动全面进攻的话也难说是否会有比较糟糕的情况出现。纠结于是否要采取冒险一些的行动之中,他自己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想要试试看具体能否成功,再者司马懿是摆明了想要抗旨按照他的那一套来,他自己领兵在外加上一开始颁布的是密旨,想要阻止必须是重新下明诏才行。对于曹丕而言就算如此时间也被消耗了一个月以上,跟司马懿的设想估计也差不了多远。“仲达这家伙真是固执己见,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那些东西却没有顾到大的形势,若是都这么急功近利想要证明自己的话国家可是耗不住的!哼,算了,这些事情回来再说吧!现在先得想法办法从别的地方调人来填这个空子,那些屯田兵没有什么战斗力上了也白上,若是有一些老兵跟他们混编的话或许还有点用····”

    正在犹豫的时候传来了北疆的军队已经到达的消息,曹丕也是立马起身前去慰劳一下远道而来的将士们,然后考虑这些人的用途。“显然他们更有战斗力,而现在前线也确实非常的缺人,如果把他们搬上战场的话其实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只要给予混编然后用于正面战场上大体上应该是可以发挥作用,正好也算是将近卫军放到边境锻炼一下增强其战斗力,以后回来也方便在战场上帮上忙。至于说忠诚度问题,既然混编了那么原先的军官自然还得重组的,只要把所认为需要提防的那一部分人放在大多数自己的亲信之间就可以了,到时候他们未必就不会自己受不了要求离开,反正有如此机会的话自然是做好了应对一切事情的准备的。”

    想到这里曹丕也是振奋了一下,显然这两千多边防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素质确实是过硬的,只是纪律xìng可能差一些,也不能让他们在京城接受整训(由于边境和首都生活水准差得实在太多,若是在这里放久了扰乱治安是一个方面,把整支军队的风气带坏了则是更严重的问题),不过在进行了政治学习之后放到战场上来砍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实在觉得人少的话还可以直接从贫民之中进行征发,反正只要给钱让这些人来卖命也是做得到的。曹丕决定了让北疆来的部队先在陈留郡接受一些训练和整编,撑过一个月之后再组织新的军队前往前线作战,当然他自己也得前去看望一下将士们,给大家打一下气,让士兵们有些胜利的信心才是。

    天水郡东部,“士兵们居然哗变了?要求立即撤退回去?真是岂有此理,我们好不容易走到了这一步,马上就可以把刘备逼入死地了,如果这个时候放弃那之前的鲜血不就白流了吗?这些愚蠢的家伙究竟是怎么想的!”司马懿正在审阅作战计划准备第二天就开始进军的时候却听到了士兵们成群结队的开始向军官情愿撤退,直接吓了一大跳,对于大家如此怪异的要求感到极为不解。“一定是有什么人在士兵之中散布谣言,给大家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我们的士兵居然如此不能明辨是非,让人去告诉他们敌人马上就要完蛋了,再坚持一会儿就可以搞定事情了,胜利之后我们会重重的犒赏大家。但是必须服从命令遵照我们的指挥行事,如果再敢提什么撤退的事情,军法处置!”

    当然属下的将领们并不是这么想的,士兵们也毕竟把怨气都撒到了这些人身上,而那些中层军官也有很多是中原人,对于家人的安危本身也是非常介意的,内心里也在怀疑这种情况是否会出现因而对于上峰的命令有些阳奉yīn违。至于那些带来的西北将领大多作为别动队出战了,而且败多胜少,部下损失之后只能重整,对于临时分派下来的士兵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当然也不可能有效的执行司马懿的命令。

    而他再分派下去之后还想回到帅帐继续去研究作战计划有无需要变更之处,但是这个时候部将们纷纷站了起来,请求他收回成命,贾逵则是走上前劝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