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孙绍的野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潜龙勿用 第三百三十七章 云乱(上)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将敌军诱入腹地建议歼灭,这个他也没有完全识破(事实上他提过类似的建议,也教戒过部下不要出动太多人也不要进入太深,无奈这个时候因为得忙者拉拢自己老家的士族们不可能连续自己出击,结果手下人在连续得利的情况下把他的戒令扔到一旁,导致了大败的发生),未必就能够在这种他们认为的必胜之战中小心留意我军的动向。我会亲自出击陇西作为阻击敌人,至于突袭的将领人选,倒是益德似乎可以····”

    诸葛亮看到刘备的计划,心里不由得苦笑,这种非常冒险而且寄托在敌人掉以轻心基础上计划究竟能否成功真的一点都不敢确定,他只能说主公虽然用并不弱但是每战不先求自保直接找敌弱点的习惯是很不好的,一旦计划失败就等于全盘皆输,虽然算是通过知己的方式进行比较合理的计算,但是不知彼的情况下只是寄托于敌人无法想到这种比较常识xìng的问题是否行得通啊?看了看身边的徐庶、马良、费祎这些人,也都盼着他们能够出言纠正。良久徐庶才说道“我在曹魏那边呆的时间比较长,也了解一些他们军事和行政的体制,曹cāo建立的一整套体制在效率上可谓无可挑剔,只是随着曹丕的仓促上位使得他不信旧人在短时间内撤换了大量的官员致使一度陷入了混乱,在经过一年多磨合之后显然他们那边也逐步熟悉了整套结构的运作,在各方面都可以说是恢复了之前的相当水平,这对于我们而言正面的对抗时极难占到什么便宜的。正如主公所言我们需要正确的策略来对抗他们,关中大平原无险可守,潼关我们也攻不下来不可能封锁敌人的行动,那么退让一步是有必要的,但是这一步退让的限度是很重要的,与其说把所有兵力放到陇西冒着一旦失败就被隔断的危险与敌军对峙,还不如节节防御、坚壁清野,这样子既能让对方在补给上出现问题而产生新的变数也方便奇袭部队准备完毕,比起那种寄托于一战破敌的计划还是更加可行的。”

    刘备看了看地图,“孔明不会又要说调动云长的部队来帮忙的事情吧?他现在对于孙子续可谓恨入骨髓,若是让他放弃自己的防区让敌人占领的话那是不可能办到的,而且正因为我们占有上庸三郡可以威胁到他的主城,这才有可能让孙绍重视我们从而采取让步措施,否则他就可能直接大军出击来攻击汉中企图分一杯羹了,根本就没有我们让他们后退的机会。令兄身为外戚自然是很希望通过建功立业来证明自己是有卫霍之才的,他能够后退必然是得了孙绍的命令的,显然他还是想要坐收渔利。现在通过不断的出去巡游来显示自己贪玩怠政,其实还不是玩的那一套当年他结婚的时候一样的把戏,许多人以为那是吃了一次败仗之后的自我放纵,但是完全看得出属于用来欺骗世人的而已。他再度出手的时候只怕还得一鸣惊人,现在司马懿倾十万之众进攻关中,未必对他就不是机会,战事一旦持久不能迅速分开他是铁定要上去捡便宜的,否则这就不是被认为现在最有资格一统天下的孙子续了。”

    诸葛亮只好说道“只是关将军常年在上庸三郡不动,仅仅是给孙绍一个威胁的话也怕是会让部下倦怠他自己也会因为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产生别的想法,我倒是有些害怕关将军在愤怒的情况下可能会擅自行动给我们整体计划带来大的困扰。”刘备则是对于诸葛亮每每在这方面跟自己唱反调有些不解,关羽的确独领一军的能力有但是气度不够容易被别人所趁,或许达不到诸葛亮所希望的能够在上庸那边发挥作用的人的标准。不过他每次都以这个来要求换上一个谨慎一些的将领未免太过于强调这方面的问题了,在无论如何他关云长总归是刘备集团资格最老也最有威望的将军,打过无数硬仗水平也没有什么问题,诸葛亮经常如此进言或许是因为最近关羽也派人假扮魏国士兵杀入下南郡一带抢掠,而且这事情也令孙绍那边很不满意,甚至发出了要夺取上庸三郡把刘备彻底困死的声音,而显然刘备现在自顾不暇也不可能去救援已经陷入被强敌攻击还死不肯撤退的关羽,除非自己命令他撤退否则不断的挑衅下去只会让孙绍那边加入一同进攻的方面之中。

    不过对于刘备而言这多少有些指责自己用人不明把这么个不识轻重大体的人用作方面主将,仅仅因为亲信的缘故就委以重任,这就非常的刺耳了。“孔明此言差矣,云长的行为固然有些不妥似乎只是为了个人泄愤,不过在被敌人发现以后不也停了下来吗?若是放弃那边带来的后果还是相当严重的,我们若是在陇西战败的话那么靠汉中天险还有一拼之力,若是把三郡让给了孙绍那可就全被包围了,云长或许xìng格过于自负跟同僚关系不佳,但还不至于到了不能独当一面的程度。我想现在我们应该谈谈怎么面对司马懿的进攻,未战先怯会给士兵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我们的实力虽然战不足但是守还是能做到的,加上西北的骑兵军团的帮助,现在西域打通之后能够得到的帮助就更多了,凭借这些力量我想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马良则是见到他们两个又在这方面起了分歧(诸葛亮经常拿关羽来说事,认为他这种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和对待对方的不礼貌举动会给己方带来很大困扰,刘备也从来不听关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