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说明她是在洞的外面。也就是说,如果找到了那个女人进出之路,也就是找到了逃生之路。
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座山是石灰岩山体,悬崖上有好多的地方是石灰岩。井建民用钎子凿下来一些,拿回到洞里,用锤子砸成粉末,在洞外晒干了,把它们收集起来。
有一天,孟兰把井建民捉来的鱼弄干净了,用咸盐腌上,然后穿成串儿,挂在洞口,晾成咸鱼干。
鱼干晾成之后,她用山头的油炸成焦黄的颜色,然后,把这些鱼放在大厅里。
然后,小上海和孟兰把事先准备好的白色石灰粉,洒在洞里的地上,轻轻地一层。他们希望那个女人走路时,留下脚印,那样,他们就可以顺着她的脚印,找到走出山洞的出口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去大厅的时候,那些鱼不见了,旁边放着两个纸包:一包装着白砂糖,另一包里面是调料:花椒面、大料面等好几种调料。
旁边还有一个挺大的袋子,里面有四只萝卜,两棵白菜,几只辣椒和一堆土豆。另外旁边还放着四只碗,两只盘子,两只汤匙。这些都是那种很漂亮的青花瓷。
井建民和孟兰感动的不得了,他们冲着大厅,又喊了几声“谢谢!”
然后,两个人才想起了今天来这里的主要目的。他们把火把照在地上,仔细察看昨天撒下的石灰粉末。但是,地上的粉末不见了,他们看见地上到处都是用树枝子扫过的痕迹。
原来,那个女人离开前,把自己的脚印给破坏了。
看样子,她是不希望他们找到出口的。
这使得井建民与孟兰困惑:她为什么既对他们表示善意,同时又阻止他们找到出口?
这两个举动看起来是相当的矛盾
有了碗,有了盘子,有了汤匙,吃饭的时候,就很像样子。菜盛在盘子里,饭盛在碗里,像以前一样,这里真的有了一些家的感觉。
井建民从洞口外弄了很多的石头,他发挥石匠的特长,把这些石头凿得方方正正,然后,在洞口砌气上了一个门框,又用一排树干做成一个门。这样,洞口就不再整天敞着了,想开的时候就开,想关的时候就关,更有家的样子。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井建民和孟兰每天都认真记着墙上的日历,生怕记错了哪一天。
他们袋子里的玉米,现在已经剩下很少了,他们不舍得吃了,准备留到春节时改善伙食。
腊月二十三的那天早晨,孟兰说:“今天是小年,我们煮点玉米粥吧。”
井建民说:“你看看米袋子,还有多少米。”
孟兰拿起米袋子,往里面看了看,说:“这里还有一些米,也够吃几顿了,所以今天早晨,我们吃一点吧。”
井建民也凑过去看。这点米,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太宝贵了。
井建民把袋子提起来,两个人就着洞口射进来的阳光,看着那些米粒。大概还有二、三斤。
井建民说:“今天少煮一点,稀稀的就行。留下那些,过春节的时候再吃,还有正月十五。”
“对。”孟兰说。
正在这个时候,孟兰忽然说:“建民,你看这个袋子的底部,缝着一块补丁。”
孟兰说着,把袋子的口朝着太阳光,对井建民说:“你看——”
井建民伸头过去,一看,果然在口袋的底部,有一块补丁。
那块补丁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它上面绣着一朵花,与在棺材里捡到的丝绸布是一模一样的。
井建民沉默地坐下来。
孟兰说:“怎么了?”
井建民说:“你看这块补丁,跟我们从棺材里捡来的那是一样的。”
孟兰连忙把玉米倒在锅里,把口袋翻过来,那块补丁露在外边,两人仔细地看着。
这是一块丝绸,方方正正的,上面绣着一朵芙蓉花。
孟兰从墙上取下来一块丝绸布,把它放在袋子的旁边,两下进行对比。这两块无论从颜色到样式,都是一模一样。
很显眼……两个人互相对视着,他们的心狂跳起来。
很显然,那个洞口就在那口棺材下面!
两个人几乎是同时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不是吗?这块丝绸是那个女人的,也就说明棺材里的那些丝绸也是她的。棺材,丝绸,女人,这三者联系起来,不得不让人得出的那样的结论:那女人的进出口,就在那棺材底下。
“哎呀,”井建民拍着大腿说,“我们真的进入了思维的误区。我们搜遍了整个山洞,连那个水潭我们都搜过了,可是我们偏偏忽略了那口棺材。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那口棺材就是放在地上的。我们没有想到棺材的底下,可能还有一个洞,有一个洞口,一个可以进出人的洞口。而那个女人就是每天从那里进出的。”
孟兰扑通一声,跌坐在床上,面色苍白。
井建民也同样面色苍白。他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