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永祺代之,召见于内阁,谕以旨意,永祺辞曰:“臣才识卑下,不足以辱执政。”
海陵曰:“今天下无事,朕方以文治,卿为是优矣。”永祺固辞。既出,或问曰:
“公遇知人主,进取爵位,以道佐时,何多让也?”永祺曰:“执政系天下休戚,
纵欲贪冒荣宠,如苍生何!”海陵尝选廷臣十人备谘访,独永祺议论宽厚,时称
长者。卒年五十七。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
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
思致清婉,昉喜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昉尝
谓人曰:“胡生才器一日千里,他日必将名世。”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
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
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称其程文为“元化格”。
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高桢之
汴,道真定,燕于漕司。砺欲就坐,桢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
日之会自有宾主礼。”桢曰:“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曰:“当官而行,亦
何所避。”桢壮其言,改谢之。
改同知深州军州事,加朝奉大夫。郡守暴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守
愧服,郡事一委于砺。州管五县,例置弓手百余,少者犹六七十人,岁征民钱五
千余万为顾直。其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知其弊,悉罢去。
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将杀通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财耳,
吾贫如此,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
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政事,百官贺
于庙堂,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
海陵深器重之。天德初,再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以母忧去官。起复为宋国岁
元副使,刑部侍郎白彦恭为使,海陵谓砺曰:“彦恭官在卿下,以其旧劳,故使
卿副之。”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扈从至汴得疾,海陵数遣使临问,卒,深
悼惜之。年五十五。
王竞,字无竞,彰德人。警敏好学。年十七以荫补官。宋宣和中,太学两试
合格,调屯留主簿。入国朝,除大宁令,历宝胜盐官,转河内令。时岁饥盗起,
竞设方略以购贼,不数月尽得之。夏秋之交,沁水泛溢,岁发民筑堤,豪民猾吏
因缘为奸,竞核实之,减费几半,县民为之谚曰:“西山至河岸,县官两人半。”
盖以前政韩希甫与竞相继治县,皆有干能,绛州正平令张元亦有治绩而差不及,
故云然。
天眷元年,转固安令。皇统初,参政韩昉荐之,召权应奉翰林文字,兼太常
博士。诏作《金源郡王完颜娄室墓碑》,竞以行状尽其实,乃请国史刑正之,时
人以为法。二年,试馆阁,竞文居最,遂为真。
迁尚书礼部员外郎。时海陵当国,政由己出,欲令百官避堂讳,竞言人臣无
公讳,遂止。萧仲恭以太傅领三省事封王,欲援辽故事,亲王用紫罗伞。事下礼
部,竞与郎中翟永固明言其非是,事竟不行,海陵由是重之。天德初,转翰林待
制,迁翰林直学士,改礼部侍郎,迁翰林侍讲学士,改太常卿,同修国史,擢礼
部尚书,同修国史如故。大定二年春,从太傅张浩朝京师,诏复为礼部尚书。是
岁,奉迁睿宗山陵,仪注不应典礼,竞削官两阶。诏改创五龙车,兼翰林学士承
旨,修国史。四年,卒官。
竞博学而能文,善草隶书,工大字,两都宫殿榜题,皆竞所书,士林推为第
一云。
杨伯仁,字安道,伯雄之弟也。天性孝友,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
第,事亲不求调。天德二年,除应奉翰林文字。初名伯英,避太子光英讳,改今
名。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
伯仁献《获乌诗》以讽。丁父忧,起复,赐金带袭衣,及赐白金以奉母。改左拾
遗。进士吕忠翰廷试已在第一,未唱名,海陵以忠翰程文示伯仁,问其优劣,伯
仁对曰:“当在优等。”海陵曰:“此今试状元也。”伯仁自以知忠翰姓名在第
一,遂宿谏省,俟唱名乃出,海陵嘉其慎密。转翰林修撰。孟宗献发解第一,伯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