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个月的交涉,张、杨两部同老蒋达成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协议,陕西、西北乃至全国的局势都得以缓和下来。
尽管中央军汤恩伯部已开入潼关、胡宗南部被释放后也在西安周围做好部署,但事变双方所达成的协议要想完全落实却还需要一段时间。仅张、杨两部20多万兵力的换防、改编就至少需要3、4个月才行。
为了表示诚意,张学良在安排好一应事务后特意跑到洛阳向老蒋请罪。老蒋虽因此放心不少,却也将其臭骂一通,命人把张先看押起来,勒令其闭门思过。不过,比原来历史上待遇好点的是,老蒋没组织法庭对张学良进行审判。而对张学良来说,反正都是离开东北军,闭门思过与出国差别不大,便也接受下来。
西安事变引发的后续事宜尚未彻底解决,**派出的4名代表却在12月24日抵达了兰州,与西北方面进行谈判。
**派往西北的除了国际代表张浩外,还有**党校校长董必武、**经济部长毛泽民,以及中断红大一期学习的罗荣桓。因西北方面在桥山、子午岭一线用壕沟、铁丝网、地雷阵等彻底隔绝了东西交通,加上南面长武等地尚在张、杨两部手中,4人便向北经肤施转道兰州。
肤施县城在延河南岸,在民众全部迁移他处后,这里就成为了人民军前出延河南岸的一个军事堡垒。虽然也是军事堡垒,但因身后就是延河,加上建设的时间有些晚,人民军在肤施周边的布置也就比桥山一线简化不少。至少没有那么多的壕沟和地雷阵,铁丝网的数量也要少许多。
当张、董、毛、罗在警卫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肤施城外表明意图后,有关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赵振中处。
看着郑建涛上报的来自安全部陕北调查处的消息后,赵振中摇了摇头,淡然评论道:“还真是谨慎啊,难为他们能想出这样一个组合来。”
**派来的人员中,除了张浩因代表国际分量较足外,其他董、毛、罗虽然也重要,但却并非**核心圈内的人物。而且这4个人担任的职务,都不是眼下**党政军的要职,可见是费了番心思的。
实际上,**确实有顾虑。在西北仍对**抱有敌意的情况下,贸然派己方大将前去是不智的。若非只有张浩代表着国际,而他又想缓和西北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减轻西班牙内战发生后苏联承受的压力,**高层连张浩都不会派。
董必武是自告奋勇要求前来的,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岁数大,去了好说话。想来他们也不会难为我一个半百老头子。再说,其他同志都太忙,也不合适这个时候去。”
对于董老的坚持,张闻天、老毛等人合计一番后也就同意下来。而罗荣桓是因和赵振中有那么一层“师生”关系,被从红军大学里给抽调了出来。至于毛泽民,对**钱袋子和急需的各种紧缺物资没有比他更清楚的,由他去和西北商量物资上的事情最合适不过。
因初次接触,尚谈不上解决什么军政问题,张、董、毛、罗这个组合还是很合适的。当然,这也与周、叶等人正在与张、杨两部交涉,脱不开身有关。
既然**想谈,赵振中也想趁机会表明西北的立场,顺便给**加把火,便同意陕北方面对张浩等人放行。并由郑建涛派人用飞机将抵达榆林后的张浩一行接到兰州。
“西北连飞机都有了,眼下与南京已是分庭抗礼的局面。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了。”坐在飞机上,头一次坐飞机的董必武心有感慨。
“是啊。他们的飞机比苏联的还要好。不能小瞧啊。”坐过苏联飞机的张浩感触更深。仅从西北拥有的飞机来看,其整体实力或许还与苏联相差得远,但在某些方面的先进程度上却超过了苏联。若不能正确解决好西北与苏联、**间的关系,恐怕将来与西北邻近的**要吃不少苦头了。
西方方面派出与**进行会谈的为民众党执委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云山、中央委员兼甘肃省政府主席马广仁、中央委员兼晋陕特区主席吴鸣山、人民军后勤部副部长简谦明。
西北方面派出这样的阵容接待,不但赵振中、田云逸这两大首脑一个不见,就连对外公开的民众党常委也一个不见。张浩等人对此有些失望。
“李先生,贵党赵先生能否拨冗接见?”张浩有些不甘心,便说道,“我们这边的罗荣桓同志可是赵先生当年在青岛大学的学生,一别多年,想见面叙叙旧呢。”
“张先生,按照对等原则,我方正式会谈的接待规格已经偏高了。”李云山面上微笑,可口锋不弱,“至于会后的私人拜会那是另一回事。赵主席的时间安排也由他自己决定。”
张浩虽然被噎了一下,可想想自己这方面连一政治局委员都没有,再看看对面民众党一个执委、两个中央委员,加上一个副部长,规格确实不低了。
谈判一开始,李云山就表明民众党、西北政府、人民军的立场:在**仍为外国政治组织一个支部、听凭莫斯科决定**事务并干预中国内政的前提下,西北方面不会与**发生任何实质性的联合!在**不主动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