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面积丧失的冰雹,赵振中正想办法利用火箭干涉天气,尽量减免丧失。
就在西北收留、安置周边省份连续抵达灾民,并加紧建设夯实根基的同时,老蒋也在琢磨着是利用进入山西的中央军5个师,加上晋绥军十几万人,先就近拔掉人民军在晋西北的桥头堡,还是大军过河到陕北,在张、杨两部配合下清理掉**?当然,借机削弱晋绥军,插手晋、绥两省事务也是免不了的。
5月26日,南京当局任命陈诚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统一负责指挥西北剿匪事务。老蒋架空阎锡山的步伐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过,有了同西北的暗中协定,晋绥军又掌握在手,阎锡山并未表显露如何慌乱,反而表态赞同中央决定。
但没等老蒋琢磨清楚究竟先对哪个动手,两广却先闹出了乱子。
6月1日,广东陈济棠与桂系李宗仁等以**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表面通电全国,攻击老蒋控制下的南京当局对日妥协退让,声称两广愿与日寇决一死战,并要求老蒋立即停止对各地方实力派的进逼。2日,两广成立军事委员会和抗日救**,以陈济棠为委员长兼总司令、李宗仁为副总司令,进兵湖南。
眼看要在西北下的好棋被两广给搅了局,老蒋自然心中恼火。老蒋一边以南京政府和央表面对两广通电加以驳斥,声称“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晦”,并痛斥两广为“地方将吏抗命”;一边以军委会表面通电两广,严令部队不得擅自行动。6月10日,中央军两个军抢先占领衡阳,封锁粤桂两军的北上道路。
实际上,两广事变的发生,虽然有地方实力派不甘心放弃手中权力、想借抗日大旗和民意同老蒋抗衡一番,但事变发展到这个程度却也和老蒋自己有莫大关系。
中原大战后,阎、冯下野,汪兆铭出走,同老蒋叫板的势力都被打压下去。但老蒋以武力手段处理党内矛盾、排斥异己的做法却激起了更多地方实力派的不满。
31年春,老蒋竟软禁胡汉民,这激起拥戴胡汉民的广东地方势力的极大不满,而桂系在此前两年接连败于老蒋之手,也不甘就此雌伏,遂勾联一气共抗老蒋。能够说,从31年开始,两广基本上就处于半**状态,并不断持续到两广事变之前。
35年底,陈济棠派人前往南京述职,老蒋竟向来人透露中央准备处理桂系的方针,并要求陈济棠配合,以完全处理桂系和广东境内一切反蒋势力。
两广当时正私下沟通合作愉快,陈济棠怎么可能信老蒋给的画饼?相反,陈济棠得到消息后却认为唇亡齿寒,桂系一旦失败,粤系亦不能避免被老蒋吞并的命运。因而,陈济棠干脆主动联络桂系,把老蒋的企图合盘端出,并两广一同反蒋。
36年5月12日,反蒋重量级人物、粤系表面上的带头大哥胡汉民因脑溢血而亡。趁胡汉民死后,粤系、桂系内部重新整合的时机,老蒋提出了5条建议:1、取消两广的半**地位;2、派人取代胡汉民在广东省政府之地位,改组广东省政府;3、原粤系人物愿意到南京工作者随便,不愿者中央政府赞助出洋调查;4、粤军各军师长由军委会统一任命;5、取消广东货币,统一以法币。
这5条建议一出,老蒋削藩的企图暴露无疑,陈济棠不愿坐以待毙,立即联络新桂系,决定共同出兵,北上反蒋。
只不过,粤系、桂系一面以打着抗日的旗帜反对老蒋,一面却接受日本的军援,以至其部队中还有日本教官,这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基于这些复杂情况,在两广事变发生后,西北政府和人民军只针对事变发布了一则评论后就没有过多谈及。在这则评论中,西北认为桂系一边叫嚷着抗日,一边却在接受日援和日军教官,令人不齿;南京当局压制抗日言行更为可恶。并进一步指出,两广事变只是部不同派系借着抗日与否的表面在进行的新一轮争权夺利的行动而已。
当然,两广事变带给西北的有益之处也是有的。受事变影响,为了缓解来自各方的指责和压力,老蒋停止了原本要在西北开展行动的打算,以至还加大了对阎锡山的拉拢力度。
不过,赵振中等人对两广事变却并未过多关注,而是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集中总结新、蒙战役的得失,并拟订今后一年时间内的作战方案。西北争取出海口的预案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