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中在向周恬列明了此次回国必带的物资清单后,就将物资筹备和运输方面的事情完全交给周恬去安排,自己则抓紧时间和周昊探讨一些技术发展和战略布局方面的问题。
在将考特曼三人送走之后,周昊问道:“老赵,你前两天和我说的在澳洲以及南洋的布局,我这两天想了下,觉得确实不错,可也有个问题想问你。我记得在后世,不光澳大利亚,就是印度也是一个有名的铁矿石出口大国。那我们为什么不就近在印度开办钢铁冶金企业?是怕被日军过早占领应用么?可我印象里好象二战的时候,日军没有打进印度啊?”
“选择澳大利亚除了因为它资源丰富外,还因为在二战时它基本上没有遭受多少日军的攻击,算是个比较稳定的大后方。但印度这边不同。”赵振中解释道,“虽然日军并没有打进印度,但在历史上,日军曾调集3个师团的兵力于1944年3月渡过印缅边界地区的钦敦江,向印度内地攻击前进。只不过被蒙巴顿带兵在英帕尔地区给挡住了。当时轴心国集团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日军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加上印度没有日本所急需的钢铁、有色金属、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日军在英帕尔会战失败后便没有继续对印度投入兵力。”
“如果我们现在在印度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确实有可能将日军吸引到印度,使其兵力更加分散。但在印度使用这个方法的话,将是一把双刃剑。”
顿了顿,赵振中继续说道:“与菲律宾那边建设的钢铁企业不同,印度这边离将来那条经过缅甸的国际运输线实在太近了。要是印度东半部分被日军过早拿下的话,甚至那历史上的‘驼峰航线’也就不存在了。”
“原来是这样啊。”周昊有些失望地说道,“我说你怎么放着这个近距离的铁矿资源不用呢。”
思索了一会儿,赵振中有些迟疑地说道:“其实要用的话,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一定要掌握好时机。”
印度的铁矿有不少,但要想将来对日军构成吸引的话,则只有在印度东部比哈尔邦辛格布姆县的奇里亚铁矿。这个铁矿现在还没有开采,其储量有20多亿吨,加上可通过内河河运抵达孟加拉湾的港口,确实是吸引日军的好所在。如果只有铁矿,日军不见得会上钩,但如果加上切断中国抗战物资的国际运输通道,迫使蒋氏政府投降战略意图的话,则日军很可能会在孟加拉湾登陆,攻击印度以实现其战略意图。
不过,由于赵振中等人已经着手进行在南洋的一系列开发建设,单纯多一个或少一个印度的钢铁基地,对大局来说,影响并不大。等过几年各项建设成功后,南洋一带所具有的战略资源将远比东三省甚至整个中国要丰富得多。钢铁、铜、铝、石油、橡胶等日军急需的战略资源这里几乎都凑齐了。而且,南洋这边与中国东北以及中国关内要相比,有很大不同。这里没有需要布置重兵对付的老毛子,也没有处心积虑要对付的各种反抗势力,由于远隔重洋,南洋这边的英、美、法、荷等列强的兵力远远不足于与日军抗衡。对比之下,虽然日军不见得改弦更张,裁减或撤消关东军,但进一步加强南洋驻军地位,增强南洋兵力则是可以肯定的。
“考虑到原来历史上途经缅甸的国际物资运输通道是在42年上半年被切断的,如果我们要利用印度的铁矿来做文章,那就只能在41年上半年开始动作。过早行动的话,万一日军提前发动太平洋战争,切断国际物资通道,那我们可就真的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如果行动过晚的话,又无助于日军将太平洋战争甚至整个二战拖延更长时间。”
听了赵振中所说,周昊笑道:“到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华美公司以及美国人、英国人在奇里亚铁矿那里做出开办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的举动,坚定日军的信心。如果日军真的要去攻占那里的话,只会把战线拖得更长,兵力也会更分散,对我们也就更有利。”
“不要把一切都往好处想,日军可不是完全听命于其最高层的。”赵振中提醒道,“别忘了历史上九·一八事变就和‘关东军独走’有相当的关系。要是日军南洋部队提前封闭国际物资通道并攻入印度的话,那对我国抗战也不利。这是一把双刃剑,能不用的话,我们还是不用得好。再说,我们在南洋布置的这些已经有足够吸引力了,实在没必要去画蛇添足。”